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深造進修 傷口處理不當 小創都變大患
發新帖
查看: 16594|回覆: 2
go

傷口處理不當 小創都變大患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334
1#
發表於 06-8-8 10:45 |只看該作者

傷口處理不當 小創都變大患

【明報專訊】處理傷口實在需要一點點技巧,還要使用合適的急救用品。否則,即使如擦破膝蓋表皮這樣的小事,也需時兩星期才可痊癒,更不用提其他更嚴重的傷口吧﹗

上周談過急救箱應該放什麼,今天續談處理傷口常犯的錯誤。學會之後,日後便可避免傷口「小事化大」。

謬誤一﹕拒膠布

「傷口不要貼上膠布,應任由它自然風乾。保持乾爽,才可更快癒合。」

事實﹕剛好相反,傷口需要濕潤的環境才可癒合得好,以小膠布或紗布墊覆蓋傷口,便可維持適當的濕潤環境。任由傷口風乾結痂,皮膚細胞變得難以移動與生長,癒合時間也因此而延長。

謬誤二﹕不透風

「緊緊包紮傷口最妥當。」

事實﹕因為傷口的癒合需要氧氣,它是形成膠原蛋白所必需要的,所以不宜緊緊包紮至密不透風,以免大大減少傷口接觸氧氣的機會,而包紮過緊亦會阻礙血液循環。

謬誤三﹕日日換

「每天消毒傷口,可確保不受細菌污染。」

事實﹕只要傷口得到適當的覆蓋或包紮,沒有被污水或其他外來物污染,隔日更換敷料並沒有問題。每天更換,反而增加傷口接觸空氣中污染物的機會。

順帶一提,正常而清潔的傷口,會滲出帶血紅色或淡紅色的組織液(滲液),它含豐富的消炎細胞,能幫助傷口癒合﹔若滲液呈黃色、淡黃色或綠色,大多是發炎的徵兆。還有,傷口附近如出現脹痛、紅腫及發熱,則肯定傷口已經發炎。一旦發現膿液增加,以上痛與熱的症狀又加劇的話,必須求醫診治。

謬誤四﹕除黃膜

「癒合中的傷口長出一層黃黃的薄膜,必是含菌的膿無疑,自然要即時清除。」

事實﹕這層黃黃的薄膜,其實是新生的肉芽組織,有助傷口癒合,需要留下來,不要除去。

謬誤五﹕錯用藥

「燒傷或燙傷,最好用燙火膏。」

事實﹕燒傷或燙傷首要做的事,是

Rank: 2


80
2#
發表於 06-8-29 00:41 |只看該作者

Re: 傷口處理不當 小創都變大患

Thanks       

Rank: 4


690
3#
發表於 08-7-3 01:02 |只看該作者
下面無左

謬誤五﹕錯用藥

「燒傷或燙傷,最好用燙火膏。」

事實﹕燒傷或燙傷首要做的事,是?水降溫,直至患處不再感到熱燙為止。塗上燙火膏或其他藥油等,均會妨礙患處散熱,以致熱力持續破壞細胞,難以痊癒。



謬誤六﹕灑止血粉

「割傷出血,可以用止血粉止血。」

事實﹕止血的最大原則,是在傷口上施壓,直至止血為止。使用止血粉,當中的化學物既刺激細胞,也污染及掩蓋傷口,妨礙觀察傷口狀?。若傷勢嚴重以至要前往急症室,醫護人員更需要花時間除去止血粉殘?[,或會令傷者疼痛非常。



謬誤七﹕塗抗生素

「在傷口上塗上用剩的消毒藥膏或抗生素藥膏,便保證不含菌長膿。」

事實﹕任何藥物都含化學物,可能刺激細胞,妨礙癒合,故不建議在傷口上塗用。至於抗生素藥膏,更萬萬不可,除非傷口已受細菌感染,並經醫生處方,否則不應亂用。一般情?下,以0.9%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已具消毒效能。



謬誤八﹕藥箱必備品

「家中應必備紅藥水、藍藥水、黃藥水、雙氧水及碘酒等急救藥品。」

事實﹕以上急救藥品都屬消毒用途,含一定藥性,均破壞新生的肉芽組識,既減少幫助傷口癒合的白血球的活性,又可能造成難看的疤痕,故不推薦使用。其中紅藥水(又稱紅汞水)含水銀,而水銀本身又具毒性,安全性成疑,且對傷口癒合沒有明顯的好處﹔藍藥水(又稱龍膽紫)可令傷口快速乾涸及結痂,表面看似沒有問題,但在未經清洗消毒的傷口上塗藍藥水,細菌反而在痂皮的保護下大量生長,並入侵傷口深處,令傷勢惡化,導致傷口底部含膿,故不宜胡亂使用。



資料來源﹕香港紅十字會醫護服務部主管陳燕萍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