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法國人高傲的態度實在令人吃不消,究竟法國人是否如此難相處呢?答案可能是: 是的,他們真不好相處; 不過只要稍為理解他們的文化,掌握一些簡單的竅門,與法國人開心相處絕對不是想像中的難。
自從到巴黎留學直至日後回港工作,這麼多年來接觸過不少以法文為母語的人,為什麼我不說法國人呢?因為我曾經在瑞士居住過,及後亦因在鐘錶業工作都認識了一些母語是法文的瑞士人。相信大家都在廣告中聽過‘瑞士名錶’這個詞語,這些鐘錶品牌主要都集中在瑞士法語區,如日內瓦(Geneva),拉紹德封 (la Chaux de Fonds)。
從我與法文人相處多年的經驗,我相信只要能做到以下幾點,你們會發現法文人對你們的態度會有180度的改變!
以法文為開場白
道理很簡單,就等於我們在香港遇到一個外國人,無論他們是亞洲面孔,歐洲面孔或非洲面孔也好,只要他們跟你說的第一句話是廣東話,我相信你對他們也會刮目相看,發音標準與否毫不重要,重點是你看到他們對香港的尊重。同樣道理當我們遇到法國人,不論是旅遊或工作,打招呼時,以一個簡單的法文字 ‘Bonjour!’ 來取替 ‘Hello!’,帶來的效果可能會遠超出預算般的好。
見過一些遊客,去到別國,不懂得別人的語言,就連最國際化的語言 - 英文也絲毫不懂,然後就用自己的語言大吵大鬧,投訴人家聽不懂自己的語言,這種不懂得尊重別人,也不懂得尊重自己的行為,實在是令自己的國家蒙羞。
你們有遇過這些人嘛?
節奏的調節
香港人辦事效率高是無可置疑的,同時香港人步伐急促,欠缺耐性也是不爭的事實。從我們日常生活中各方面都可見一斑,什麼都要快,走路要快,食飯要快。就是因為一時貪快而導致的吵架,交通意外也多不勝數。
可是世界上能跟得上香港步伐的地方又有幾多呢?當然時間就是金錢,香港寸金尺土,大家每時每刻都為生活奔波,這點我絕對明白,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我們卻不能要求全世界也和我們一樣,對嗎?尤其是當我們作客的時候,我們更加要適應當地的節奏。
隨便舉兩個例子:
- 到餐廳進餐,有時服務員即使看到我們坐下來,也未必馬上過來,於是乎我們每隔一陣就會揮手,出聲示意我們要點餐。揮手的頻率與呼喚的聲量會隨著所等候的秒數逐步遞增,因為我們會懷疑他們是否看不到我們,聽不到我們呢?相信此刻我們的臉色也不會好看,我們又怎能要求服務員對著我們笑眯眯呢?‘顧客永遠是對的’不是全新球通用的啊。
其實在法國點餐,一般用眼神和服務員交流便可以了,不用有什麼舉動的。
- 在超級市場,會發現不少人只是購買很少量的東西都會以銀行咭付款,再加上在外國店員不時都會跟客人寒暄兩句,這樣當然需要較長的時間,排隊中的我們不期然會感到不耐煩,覺得這麼小的一個數目也要用銀行咭,結帳不是付了錢就可以了嗎?還閒談什麼呢?浪費大家的時間。
在法國,無論去麵包店,雜貨舖,餐廳等,大家見面時都會打個招呼,互相問候,這是基本的社交禮儀,較為熟絡的,甚至會閒聊一陣子。我們有權利選擇不跟著做,但絕對不能不尊重對方的文化。
著重真實的關係
‘法國人很冷漠’,這是我從很多不同的人聽回來的陳述。他們說的沒錯,這也是我初到法國時的感受。但經過這些年,我發現法國人這冷漠源他們不做作,不裝熟,不熱衷於表面的交往,他們嚮往真實的關係。
建立真實的關係,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做得到的事情,真誠的溝通是友誼的起點。香港人太目標為本,特別是在職場,無論與同事或合作夥伴,除了公事外,什麼也不談,試問這樣又如何能培養出友情呢?
我現在還保持聯絡的法文人朋友都是在鐘錶業認識的,縱使我們在工作上的合作關係已完結了很及久,但我們到現在還是朋友,他們到香港工幹時還是會找我吃個飯,喝杯酒,聊聊天。我很享受這種真實關係。
同時我在想真的要有人喜歡流於表面的關係嗎?大家說聲‘hi,近來好嗎?我?我還可以呀。’之後已不知如何繼續那對話,這種感覺確是悲哀。
可能你會說習慣了便好,但有些事情是不可以慣的,對嗎?
最後,浪漫與匆忙並不能共存的,香港人,你們能浪漫點嗎?至少在旅遊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