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教局擬增跨境校網 取新界小學學額分流 跨境童或荃灣上課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3-2-7 09:44     標題: 教局擬增跨境校網 取新界小學學額分流 跨境童或荃灣上課

http://news.mingpao.com/20130206/gaa1.htm


教育局針對跨境學童迫爆北區小學現象,將破天荒提出校網改革,教育局長吳克儉透露,明年起,擬將香港無住址的跨境童撥入全新的「跨境校網」,學額由新界各小學借調組成,共同分擔逐年激增的單非和雙非童,達至分流,不過,日後部分跨境童勢要遠赴沙田甚至荃灣上學。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做法可行,但要做好保母車服務及關口上落等配套。

葉建源:做好保母車關口配套

吳克儉在與傳媒茶敘時說,今年北區小學面對跨境收生壓力,約共有300名本區學童會被派到大埔跨區上學,教局早前公布紓緩措施,將向被迫跨區的北區學童重新提供一個本區小學學額。對於為何不直接在派位時作出本區優先安排,他稱所有學童在申請今年度小一派位時,已知悉整套制度運作,若中途改變遊戲規則,對學童不公平。

他透露,2014學年開始,局方有意改革派位制度,應付未來長達6年的跨境學童增長趨勢。局方正認真考慮為跨境學童增設一個全新的跨境校網,以獨立於北區校網。日後所有香港無住址的單非或雙非跨境學童,再不可自行選擇報北區小學,而是自動加入跨境校網。考慮中的跨境校網內學校名單,由沙田、大埔、北區、元朗、屯門和荃灣各區有剩餘學額的學校組成,北區學校只佔一部分,達到分流目的。

研按口岸設兩跨境校網

他稱,仍在研設一個跨境校網,或再按跨境學童使用羅湖或深圳灣口岸,再細分成跨境東、跨境西兩個校網,細節會與地區學校研究。雖然跨境學童持續增加,沙田和大埔區仍有不少學額,只要安排好交通配套,將跨境學童編到較遠地區上學的問題不大,教局亦會與各校商討增加資源配合。

曾提倡類似跨境校網概念的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說,跨境學童沒有本港住址,若按派位機制的「就近入學」作為他們的校網歸類準則,並不合理。他建議當局按學校與關口之間的交通時間,制訂不同層次學校組群並規劃運輸配套。另由於跨境學童使用的關口不同,他認為當局可再細分東、西個跨境校網,為使用羅湖或深圳灣口岸的跨境學童提供便利。

湯家驊:須確保兩地生競爭相等

對於跨境校網會否被指歧視跨境學童,資深大律師、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說,當局透過行政措施疏導跨境學童做法可接受,相信不涉歧視,但認為政府須確保跨境學童的派位競爭與本地學童相等,包括各類學校均須提供學額,而非傾斜地將跨境學童派到較少人報讀「次等」學校。

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紹鴻不反對跨境校網建議,但質疑其可行性,擔心若學校提供較多學額取錄跨境學童,易被標籤為「不受歡迎」。


作者: elbar    時間: 13-2-7 09:44

新界6區每班多3人 可分擔跨境童學額

http://news.mingpao.com/20130206/gaa2.htm


今年9月約有2000名跨境學童爭報北區小一,令不少學校須擴建課室加班,甚至25人的小班回復到30多人的大班。不過,以教育局2011年的數字,沙田、大埔和屯門3區合共有236個剩餘學額,反映各區學額不均。若新界6區(共186間小學,開666班)都接受跨境學童,每班只要增收3人,足夠提供多近2000個學額,平均分擔接受壓力。

大埔校長:助穩定生源

大埔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校長楊靜嫻稱,去年110名小一學生,有47人為跨境學童,由於現時不少跨境學童幼稚園時已來港,學習上並無特別困難。她稱,因大埔早年出生率偏低,區內不少學校殺校,故一定數目的跨境學童有助穩定該區生源,希望教局做好分流工作,相信學額不足情不會蔓延到大埔區。

屯門校長:應先保港生原區派位

位於屯門西70校網的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校長伍家珍認為設跨境校網可行,但應先保障本區學童可原區派位,「若預視到學額不夠吸納本區學生,就應該先加班、加派,然後才談借出學額」。

伍校長又稱,為照顧跨境學童交通問題,應先運用鄰近關口的校網,另外,例如荃灣區剩餘學額不多,非必要時毋須動用該區學額。

作者: elbar    時間: 13-2-7 09:45

迢迢求學路 22公里長征

http://news.mingpao.com/20130206/gaa3.htm


一條深圳河,令兩地同有香港身分證的學生,每朝走截然不同的上學路。家住深圳布吉的跨境學生施雅詩,去年派到大埔讀小一,每天早上要「長征」22公里﹕在漆黑一片的清晨起梳洗,然後揹半個人高的書包過關,再在東鐵人潮中搭3個站回校,下課回到家已經是傍晚5時許。每天要花半天穿越兩地,她一臉天真的笑說,「不會累,很好玩」。相反,施母則身心俱疲,嘆道「大人小孩都辛苦,再選一次,打死都不在香港生了」。

6時深圳出門 8時到大埔校

7歲的小詩是單非童,父親是港人,母親是內地人,去年因北區學額不足,派到大埔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每朝清晨6時,小詩吃過媽媽做的早餐,儲足精力「長征」。施太說,搭校車要繞過多個上落點,花在交通的時間較多,於是與同校的內地家長組隊,輪流在羅湖接送子女上學。

本報記者伴小詩出征,小詩要先與母親搭地鐵到羅湖會合其他小朋友,9個站的車程,寧靜的車廂忽然傳來「嗒、嗒、嗒」聲音,原來施太把握時間為小詩剪指甲,之後取出一會要默書的課本溫習。未幾,施太已是一臉倦容,頻打呵欠,小詩則「眼仔碌碌」四處張望。到了羅湖,她興奮地與3個同學結伴而行,排隊過關轉搭港鐵。

母親:打死也不來港生了

小詩大約8時回到在太和的小學,與母親揮別後又跑又跳返回課室,在課堂與同學打成一片,又會精靈的舉手搶答問題,與其他本地同學並無分別。不過,每日看女兒花長時間上學的施太說感到心痛,當初與丈夫婚後計劃生兩個子女,考慮到內地的一孩政策,為免罰款,便決定來港生頭一胎。當時的心態如「跟風」,「要生兩個沒辦法,很多人都來港生小孩,沒想太多就來了」。

但世事難料,小詩因港人身分,無法入讀內地官校,而私校學額太少、學費貴難負擔,沒辦法才讓女兒來港讀書。施太坦言,「要我再選一次,打死也不來港生了」。

作者: elbar    時間: 13-2-7 10:14

吳克儉稱有措施協助北區小學生原區就讀
作者: elbar    時間: 13-2-7 10:17

跨區分流擬引發不公平競爭(自由風自由PHONE)



1708-1730 教局擬增跨境校網應付跨境學童
訪問︰葉建源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

1738-1800 跨區分流擬引發不公平競爭
訪問︰葉建源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



作者: ac917    時間: 13-2-7 10:20     標題: 回覆:教局擬增跨境校網 取新界小學學額分流 跨境童或荃灣上課

起返一兩間小學喺深圳收返哂佢地啦,佢地冇父母照顧跟功課融入唔到香港架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