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臻美畢業同學家長分享區
查看: 8884|回覆: 69
go

臻美畢業同學家長分享區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731
1#
發表於 10-11-5 00:55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Topic「臻美小學家長」已經滿100頁,不如開一個全新的Topic給已經畢業的臻美同學和家長繼續分享。以前曾經就讀臻美的同學和家長、曾經在「臻美小學家長」http://forum.edu-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58304&extra=page%3D2&page=100###和其他臻美話題留言的各位朋友,或者任何有心的網友都可以入來,分享您們離開臻美後的故事,和往後的精采人生。


Tommy
   0    0    0    0


1242
70#
發表於 12-7-11 21:5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489
69#
發表於 12-7-11 13:26 |只看該作者
All 臻美 students have their talents and will shine sooner or later

Rank: 5Rank: 5


3731
68#
發表於 12-7-10 22:37 |只看該作者
恭喜臻美和福附畢業同學再獲佳績!

本年度福建中學全學年成績已經公佈:

中二全級第一名和第二名均為福附畢業生,兩人皆由臻美小一入學,特別恭賀這論壇的網友ilovefssas再度蟬聯。

中一全級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均為福附畢業生,其中兩人由臻美小一入學。

好替您們開心,請繼續努力!加油!為自己、為家人、為母校增光。

Rank: 5Rank: 5


3731
67#
發表於 11-12-4 15:05 |只看該作者
其實,臻美福附的學生和家長絕對唔係垃圾!

要比併成績,臻美福附一樣有叻人。除了去年福中中一級別考全級第一、第二名的兩位同學來自福附之外,於今年福中第一次測驗,1E英文班考第一名的同學來自福附,1F英文班考第一名的同學也來自福附,全中一考第一名的同學同樣來自福附。

其他原本在福附成績平平的也有進步,有同學在福附全級九十幾人考四十幾,去到福中全級二百多人都能夠考到四十幾。

Tommy

Rank: 2


52
66#
發表於 11-3-14 10:04 |只看該作者
豬妹媽咪:

多謝你的分享。小女每次看完小說後,她都會介紹給我,然後希望和我一起討論,只是我這個媽媽不是每次都如她所願,她所選的書內容都適合青少年看的。

她由暑假開始到現在已看了4至50本書了(包括中、英文書),已有很大的進步了。只是做媽媽的,時常都總覺得不足夠。

Rank: 5Rank: 5


3731
65#
發表於 11-3-12 23:46 |只看該作者
果次的宿營真係好開心………  當年因為大型流感而突然停課,末代臻美畢業生原本對學校結束和離校已經依依不捨,突然停課就連最後勉懷母校的機會都沒有,連同畢業宿營都被迫要取消。

幸得一班有心的家長替小朋友組織這次宿營,以作彌補和給大家留下一個最後的美好回憶。果兩日,大人和細路都玩到盡興,對一班末代臻美畢業生和家長絕對是美好的集體回憶。

其實,我大仔那一屆編班試剛巧是跳空的一屆,即該屆成績不被作為計算Banding之用。今年福附小六的Banding是以零八年臻美畢業和一零年福附畢業的「中一編班試」成績為準。

所以我話一切都已經成為歷史!

Tommy

Rank: 5Rank: 5


3731
64#
發表於 11-3-12 23:2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3-8 01:36 發表
Tommy,

同意。

不過我始終覺得,雖然找學校不是一件大得很大的事,但現在福附的家長花丁點兒effort去搞清楚學生的banding,以達知己知彼的情況還是化算的。

另外,我強調,臻美學生一向都是學業成績和全港排名不相稱。加油!
...


近年的小學Banding是取決於同校師兄師姊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成績。我大仔果屆係從來沒有操練過這個測驗,莫講話操練,即使模擬試題也未見過。

我記得大仔係七月中的一個星期一考這個試,之前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一大班同學連同家長仲去宿營,完全沒關心翌日舉行的中一編班試,總之家長又唔關心,學生又唔關心,玩到榭晒第二日就去考試,咁您話會唔會考得好丫?

大他話唔夠時間做,好多題都無做。呢種考試係要係好短時間裡做好多題,係考反應和速度。臻美小朋友完全無操練又唔上心就去考,保守估計,成績可以比有預備的學生相差二十分以上。呢二十分應該都值一個Band。

或者就是呢個原因,解釋了您所講的「學業成績和全港排名不相稱」。

Tommy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3#
發表於 11-3-8 01:36 |只看該作者
Tommy,

同意。

不過我始終覺得,雖然找學校不是一件大得很大的事,但現在福附的家長花丁點兒effort去搞清楚學生的banding,以達知己知彼的情況還是化算的。

另外,我強調,臻美學生一向都是學業成績和全港排名不相稱。加油!

eviepa

Rank: 5Rank: 5


3731
62#
發表於 11-3-7 22: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61# eviepa 的文章

eviepa,

閱讀您的發文真係學到好多野。我都只是將我聽到的轉述出來,那位高官應該無動機去扁低臻美,更加無需要為我這個小小的臻美家長去講大話。

無論如何,計我話,只要揾到間好學校,Band幾都無所謂;人地話Band幾都唔太緊要,最緊要自己覺得自己的孩子是Band 1。我的孩子做唔到Band 1小學生,但我有信心他們將來會是一個Band 1的男人。

Tommy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1#
發表於 11-3-7 04:12 |只看該作者
Tommy,

Normal Distribution有其優越的地方,是一個廣泛被應用的方法。以我的統計知識,它有以下的優點:

1. 看下去,bell shape分佈,和我們的認知很相似:平庸者甚眾,天才和白痴都很少。

2. 從此distribution出生後開始,學者發現,人世間很大部分的事物的分佈和此curve相當吻合。

3. 容易操作。

4. Normal curve是一條「水蛇春」那麼長的複雜function。其中一個神奇之處:「在任何三尖八角、不規則的distribution中,隨機抽取兩個或以上的數據,取其的平均值,這平均值就必定是常態分佈」當年讀到此環節時,我簡直目瞪口呆。


你所講的,有些學校的學生成績都可能有一個特別的分佈,你懷疑臻美就是這樣。如果應用實際分佈,去取代常態分佈,可能更好。但如果絕大部分學校的分佈都是常態分佈,而有極小數有不規則的分佈,則有關當局會可能覺得這種例外是意外,是 “outlier” (統計學的jargon,中譯是「錯誤數據」)。

以我女兒的情況看,她報讀此校時,全港排名只是剛好進不了頭180名,否則根本沒有資格因為她的portfolio吸引而破格獲得interview機會。從該年該校收到五百九十多個申請中,她的全港排名還是在大約三分一的位置,如果她是band 1尾中之尾,則似乎難以置信,

eviepa

Rank: 5Rank: 5


3731
60#
發表於 11-3-7 00:5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59# eviepa 的文章

eviepa,

其實教育局好像沒有公開「調整」校內成績的具體方法,我不太清楚教育局是否假設每間學校的成績都是「常態分佈」。如果是的話,您的說法非常正確, Band 1比例在Bell Shape Curve上只佔到少部份,那麼Band 3的比例應該是大部份了。

我一向都以為教育局在「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裡,會對每間學校的每位同學作出全面評量,然後拿取該校的絕對數值和全港的數據作比較,例如該校有幾多%學生drop into 33 percentile, 有幾多% drop into 66 percentile,從而直接計出各Banding的比例。

為什麼教育局不採用這個簡單直接的方法去計量Banding比例?我覺得未必每間學校的成績都是常態分佈,例如最Top的Band 1學校,我估成績分佈似 S-shape多過似Bell shape,如果假設他們是Bell shape,那麼一定有些原本屬於Band 2的學生無辜地跌落Band 3。

臻美的成績分佈,我認為接近一條較扁較圓頂的拋物線,如果將拋物線當成是Bell shape curve,我恐怕可能有些原本屬於Band 1的同學會被統計學定為Band 2。唔知教育局除了計算mean同standard deviation之外,會唔會考慮每間學校成績分佈的形態呢?

我記得您曾講過,您囡囡自行派位入呢間Band 1中中好似都幾驚險才入得到,所以在選拔制度上來說,您囡囡可能真的是Band 1尾中之尾。不過,正如您所說,這些Banding反影唔到一個人的真正實力,中學和小學的學習又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佢有一個好爸爸,因此您囡囡上到中學後再「升呢」絕對唔係意外。

因此,您要懷疑的應該是整個考試制度和升中選拔制度,您無需要懷疑在錯誤的制度底下產生的數字。

Tommy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9#
發表於 11-3-6 19:11 |只看該作者
考幾十的同學未必係Band 3,雖然Band 1比例是個位數,但Band 2 的比例可以好闊,Band 3的可能又窄返。我相信臻美的Banding又未至於大部份是Band 3,即使Band 2 和 Band 3的一半一半,如果全級考三、四十名以內的都應該是Band 2。


Tommy,

理論上你所講的可能切合現實,但我卻覺得機會不大。

我對統計學有一點認識,類似這樣的情況,幾乎都是用常態分佈(normal distribution)去做。常態分佈只有兩個參數:平均數與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如果我所料不差,政府取得所有學校學生在「中一入學前考試」的成績,計算出全港所有學生的平均分數與標準差作為population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再將每間學校的平均分數與標準差作為調整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差別的工具。

如果出現你所講的情況:「雖然Band 1比例是個位數,但Band 2 的比例可以好闊,Band 3的可能又窄返」,只有一個可能性,就是臻美學生成績的標準差很小,用普羅的詞彙講,就是「臻美學生成績並不參差,好成績的和成績差的分別很小」。但以我所觀察,臻美學生,成績好的很好,但差的很差。標準差應比普通學校大。如果臻美只得個位數字的band 1生,那麼band 2生仍會相當窄,最肥大會是band 3。

「單位數字band 1生」,起碼以我女兒來說是遠遠低估臻美學生成績的。如果臻美只有單位數字的band 1生,囡囡就是band 1尾中之尾,應在全級的末端。但實際上,她的中英數成績在中一時是在前面的。所以我極之懷疑「單位數字band 1生」這種講法。

eviepa

Rank: 3Rank: 3


119
58#
發表於 11-3-5 17:13 |只看該作者
Tommy,
        女孩有女孩的難教。豬妹跟她的同學總是喋喋不休,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好像是天大的事,總會談上一天半天,一面已對著facebook的聊天室,一手又拿著電話,真是一心二用。還有運動興趣大減,叫她跟我們行山便說辛苦,游水說怕曬,打羽毛球說會腳痛(其實是肌肉痛),除了逛街,就是留在家裏,對著電視和電腦,有時甚至不隨我們出外用膳,自已在家煮面。不過,我知道她的情況不是特殊,也是要等她自已有一天「識想」,現在只有提點又提點,堅守底線,如先功課後二電、十時半關機禁電話。我們都在等,你等兒子"丁",我等豬妹變積極。希望大家望的一天早點來。

himhei,
       豬妹當年也說她的小學同學不是太多人喜歡看書,中學好些,因為他們是用小說來教中文,其中不少同學由其中一套武俠小說進而看該作者的其他小說,平日交談中也有涉及相關的內容,這些書便變成了他們的共同話語。再由其中的同學介紹,推而廣之到科幻小說、推理小說,愛情小說反而不多,始終是男女校嘛。
      小時侯她看書,我是投其所好,例如有些卡通上映,看後她喜歡的,便買相關的書給她讀,disney的較方便,上映時一定有不同程度的書推出,由漫畫到文本都有,可以視乎程度選擇。初期一定是買書,因為可以任由她何時愛看便看,養成閱讀的習慣才到圖書館借,始終家中面積有限。
      現在她看甚麼書,我不太緊張,亦不會限制書種,反而較注意質素,如她看愛情小說,我會說要看些文字比較流麗,質素比較高的,當然要介紹一、二作者給她,見她看那些靈異小說,我又會說福爾摩斯、科學怪人還要好看,由她自己去選擇。
      總結一句,就是要孩子自己覺得閱讀是有趣的,他們在閱讀的世界是有自由的。尤其在開始的時侯,我不會追求甚麼教學效能,就只是享受閱讀的樂趣。
                                                豬妹媽咪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7#
發表於 11-3-4 22:25 |只看該作者
這是否表示你會先看完這本書, 然後選取您認為她不懂的生字呢?


對。

另外, 中文書方面, 您又是否採取這方法教詞語的解釋.


中文方面,我只啟動了她的閱讀興趣,以後就任由她自己決定幾時看書、看多久、看甚麼書。我從來不會教導她任何中文課外書裡的東西。這樣,在沒有爸爸介入的情況下自己建立了不錯的中文根底,省水省力而且趣味盎然。

教導她中文,我只做過一次,就是去年教導女兒做文的方法。詳情在「教育政策」內和網友討論過。


由於我要照顧小兒的關係, 大部份時間只有她自己一個人閱讀, 有時我也覺得未能好好和她一起享受這段歡樂時光, 感到十分內疚; 有時為了吸引她讀一本書, 只好自己先看一次, 然後讀給她聽, 希望引起她的注意, 不過這個方法不是次次成功. 我有興趣知道, 當年您女兒班的同學或朋友, 是否大部份都有看書的習慣. 我女兒告訴我, 班內只有很少的同學看書, 有看書的, 往往在上堂時偷看, 因老師 教書的方式已不像以往初小時那麼活動式, 十分悶.有時只好安慰她, 但仍希望她專心上課.


我其實不知道女兒的同學有沒有良好的閱讀風氣。她們都只喜歡講玩,不喜歡講讀書、閱讀。

我從day 1就將閱讀的重要性放在學業成績之上,所以無論用甚麼辦法,也得要她建立閱讀習慣。If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這種想法,幾乎一定成功建立起孩子的中文或英文的閱讀習慣。

多帶她去圖書館、書店,多伴讀、多講故事,多在家中擺放她喜愛的書籍,就算是漫畫也是好的。總之,方法多得很,無時間也絕不是理由。如果將閱讀的優先次序放得夠前,一定有方法。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1-3-4 22:53 編輯 ]

Rank: 2


52
56#
發表於 11-3-4 10:25 |只看該作者
豬妹媽咪, Tommy, Eviepa:

我也很開心又再這裡見到您們, 說說女兒或兒子的成長及經驗, 使我獲益良多.

Rank: 2


52
55#
發表於 11-3-4 10:19 |只看該作者
Eviepa

多謝您的回應!

狂另一個討論區, 您說:"每天還在Animorphs中抽出二十多個生字,教她正確讀音及解釋。選取方法也由以上理念出發。越是常用的,就越早教;她越是有印象的,越是優先。" 這是否表示你會先看完這本書, 然後選取您認為她不懂的生字呢?另外, 中文書方面, 您又是否採取這方法教詞語的解釋.


由於我要照顧小兒的關係, 大部份時間只有她自己一個人閱讀, 有時我也覺得未能好好和她一起享受這段歡樂時光, 感到十分內疚; 有時為了吸引她讀一本書, 只好自己先看一次, 然後讀給她聽, 希望引起她的注意, 不過這個方法不是次次成功. 我有興趣知道, 當年您女兒班的同學或朋友, 是否大部份都有看書的習慣. 我女兒告訴我, 班內只有很少的同學看書, 有看書的, 往往在上堂時偷看, 因老師教書的方式已不像以往初小時那麼活動式, 十分悶.有時只好安慰她, 但仍希望她專心上課.





Rank: 5Rank: 5


3731
54#
發表於 11-3-4 00:4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豬妹媽咪 於 11-3-1 23:10 發表
別急,男孩子總是比女孩遲在意學校成績,豬妹的男同學的創意鬥心都放在做玩意、下棋、運動……(還有無限他們喜歡的東西)中,只要不沉迷打機、打i-phone,到高中一發力,女孩子便難以望其項背,但eviepa也許也不能告訴你他們何時會「丁」,要視乎他們何時遇上發憤的動力,嘻!發憤的動力可能是一位老師、一位同學,或……一個女孩。總之你該對自己的教育有信心,他們未必是最TOP,但一定不會是中中以下。



比您講中晒!我兩個仔就係咁,尤其細仔,佢可以玩到好沉迷,可以全心全意去鍾意一樣野,不過每樣興趣佢都只係三分鐘熱度,玩過一排又轉玩另一樣。

好似早年鍾意玩駝螺,佢可以不停拉,拉粒幾兩粒鐘都唔倦,又自己走去商場同人決鬥。後來沉迷玩戰棋,佢可以玩到自己創作另一款佢認為更好玩的戰棋,再推介比其他同學仔玩。之後,玩BB彈槍和氣槍,佢經常睇關於氣槍的youtube, 又upload自己的玩槍經驗同外國的網友交流,甚至佢可以幫哥哥的同學修理槍械。但學正經野佢就無咩心機,讀書就更加得過且過。

佢舊年學過結他,但很快又放棄了。呢期唔知邊度來的動力,佢突然間鍾意上彈電子結他,佢話今次唔會三分鐘熱度喎。佢好快已經彈到沉迷的階段,日日放學回來就咩住個結他好著迷咁彈,又話鍾意左美國搖滾樂隊Green Day, 又話好鍾意21 Guns,已經download了歌詞云云………

講真,我都好欣賞佢對興趣的著迷,看見他拿著電結他時的專注和投入,我也被他迷倒了。假如他可以把興趣的部份熱情轉移去追求學問,咁就好囉!但願有一日,他能遇上一個既欣賞他又品學兼優的女孩子,可以啟動他的發憤動力去追求學問。:loveliness:

Tommy

Rank: 4


603
53#
發表於 11-3-3 10:5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豬妹媽咪 於 11-3-2 23:17 發表
Tommy,
「和諧」也頗好,今天財爺仍擔心通脹但為了「和諧」調整了自己的政策,不是很多人歡喜嗎?做一些大圍人都喜歡做或慣常做,是可以少很多煩惱。        
去年這個時候我亦考慮了這個問題好久,由一間沒有業績甚至業績不太 ...


很高興各畢業同學家長還能在此與一班正在就讀福小的家長分享你們多年心得,對我校不離不棄.  亦很開心知道其他畢業同學學習狀況, 令我們獲益良多.

現在的小學家長,理念上巳不同往日. 大家都在為'銜接'福中不斷努力,這也無可口非. 但巳非昔日琫美. 家長亦沒有從前的大明大放, 有點沉悶.(尤其是你們這班高水準之家長發言)

希望你們仍保持聯絡,久不久上來與各人分享你們兒女之近況及教兒育女之心得.

Rank: 3Rank: 3


119
52#
發表於 11-3-2 23:17 |只看該作者
Tommy,
「和諧」也頗好,今天財爺仍擔心通脹但為了「和諧」調整了自己的政策,不是很多人歡喜嗎?做一些大圍人都喜歡做或慣常做,是可以少很多煩惱。        
去年這個時候我亦考慮了這個問題好久,由一間沒有業績甚至業績不太好的學校,轉到一間也是沒有業績,也是有很多人說他水準不夠的中學,始終也要考大學嘛,若有閃失,便沒有時間彌補了。
不過我仍然堅持,學位是入場券,我們的政府這樣好,連那些A-level只得一、二科合格而讀自資副學士的,在副學士時GPA也沒有2.5的也要想辦法給他們讀銜接學位,我們的孩子總沒有這樣的水平嘛!
所以我相信,將來決定孩子是否成功的是他們如何跟人合作、溝通。豬妹的中學,功課不太多,Group project的數量合理,難得的是家長少鮮有為了分數而橫加援手。這數個月,看她在若干「公主」、「王子」,還有情緒不穩定的同學當中周旋,安排何時開會,如何遷就組員時間,安排地方……我總覺得她實在學了不少。
不過,我仍要Keep an eye在她的英文及數學,畢竟沒有一間學校是完美的,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不足的仍要另行想法子。
                                                  豬妹媽咪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