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進攻小一:名校大鑊飯下無奈轉直資
樓主: Doray
go

進攻小一:名校大鑊飯下無奈轉直資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71
41#
發表於 17-5-1 21:10 |只看該作者
應該鼓勵人發奮,而唔係鼓吹一種埋怨社會唔公平嘅社會思潮。
充實自己,把握機會,要向上流,都要有能力,及早預備,機會嚟到把握好先得。死數一條,每間所謂名校每屆畢生二百人吧,沒有全數升讀本地大學,當有,“直資神校?”得幾間?五間?一千個畢業生,幾多個大學聯招學位?直資阻到上流?唔關事呀?

Rank: 7Rank: 7Rank: 7


12515
42#
發表於 17-5-1 22:35 |只看該作者
其實係咪到時間檢討直資和官津校收生時間?十幾年過去了,是否應該將保護傘收下?將自行收生和直資收生睇齊,唔使等七月可以一同在第一階段收生。咁樣對官津校收一線生應該會安心一啲。

Rank: 5Rank: 5


3630
43#
發表於 17-5-1 22:48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7-5-1 21:10
應該鼓勵人發奮,而唔係鼓吹一種埋怨社會唔公平嘅社會思潮。
充實自己,把握機會,要向上流,都要有能力, ...
你誤解年青人了。年青人大都唔係好識埋怨,唔少甚至都未必知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

其實社會既不公平,都未必咁易察覺,因大都用一個好似好公平既制度包裝。

唔講直資住,因實在太多既得利益者,好難客觀討論。

我想舉香港兩性入大學做例子。兩性入大學看似機會均等,大家都以考試成績入學,但事實,現在大學生係女多過男,連昔日主要係男生為主既,例如醫科,今日都好多女生,多唔多過一半我就唔肯定。

點解過去幾10年都係公開考試,昔日無咁多女仔入到大學,今日反過黎會女仔多過男仔? 難道幾10年間女仔基因突變,叻過男仔咁多?

無他,雖然都係考試,但只要係考試度調較一下,自然就會將成績逆轉。昔日Advanced Level考試非常要求用腦及應用,90年代前英文Use of English唔計入大學分,Pass就得,更無中文考,結果,傾向頭腦靈活既男仔,自然有優勢,要A晒先入到既神科,好少女仔可以入到。今日遊戲改規則了,英文中文必修,當全科,英文成績仲乘2或乘3,然後所謂X科,基本上鬥勤力鬥背得熟,女孩子....啱晒了,男仔輸到血流成河。

直資中學............同個考試制度一樣,設計就係要對某批人有利,看似公平,實際係傾斜既制度。








點評

ABC-DAD  唔使引用歴史質料去證明嘛?  發表於 17-5-4 04:54
ABC-DAD  我印象中,某個年代,係女仔幾叻,屋企都只係供女子讀到初中,慢慢隨時間改善,所謂的傾斜論,唔使引用咩歴   發表於 17-5-4 04:54
ABC-DAD  你有無察覺自己說話幾咁傾斜,講公平,但唔容許自由競爭?制度重女輕男都講得出   發表於 17-5-2 07:15

Rank: 5Rank: 5


2301
44#
發表於 17-5-2 00:49 |只看該作者
原來一些考試科目不利男生,便能推論出整个考試制度不公平了?那麽從前A Level, 豈不也是對女生不利的不公平考试制度?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5Rank: 5


2301
45#
發表於 17-5-2 00:59 |只看該作者
邏輯:對男生有利就是公平,對男生不利,就是不公平。  

這是偏見,與考试制度的公平性無關。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5Rank: 5


3700
46#
發表於 17-5-2 06:56 |只看該作者
九十年代前,預科學生比例已出現男多女少情況,我曾指出平機會發現考試局因女學生早熟,考試成績在升中時有較大的競爭力,所以在計分派位出老仟,令男女學生均分,平機會要求教會局改正,所以出現今天情況,孰真孰假,不贅。我們必須明白沒有完美制度,只有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制度。
回説直資制度,我相信學校對優生之渴多於後者對前者之愛,學校亦沒有什麼絶活能把劣生變優生,劣成優多出於學生的自我轉化。學校轉直,自主收生不過是另一更大的優點帶來的額外利益,更大的優點是學校再不受教育局規管,不再為換幾個茅坑而向教育局報告,又或者受教育局派來的使者指手劃腳。

點評

ABC-DAD  如果做得好,轉直更大嘅利益,對學生而言係質變。  發表於 17-5-2 08:33
ABC-DAD  課程及教學自主遠比矛坑值得重視喎,唔係咩?  發表於 17-5-2 08:31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71
47#
發表於 17-5-2 07:00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7-5-1 22:35
其實係咪到時間檢討直資和官津校收生時間?十幾年過去了,是否應該將保護傘收下?將自行收生和直資收生睇齊 ...
這倒是值得考慮。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71
48#
發表於 17-5-2 07:1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5-2 08:00 編輯
Vanadium 發表於 17-5-1 22:48
你誤解年青人了。年青人大都唔係好識埋怨,唔少甚至都未必知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

其實社會既不公平,都未 ...

我針對嘅係嗰啲埋怨嘅聲音,深知香港主流年輕人係積極,但係見倒某啲偏頗嘅論調,總覺得要防犯於未燃。身邊亦有副學士完成大學學位,非三大畢業,揾工一啲問都無(食左字,係無…問),幾年內每次轉工都有進升噢。

埋怨不公平?不如考慮一下自己對自己如何公平吧啦,現實就係離開左父母,就要自己照顧自己。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71
49#
發表於 17-5-2 07:29 |只看該作者
討論不利自己時就搬龍門,自己論據被督穿左,就橫生枝節。條題目本來就係講廣華轉直資。
本來辦學自主,持分者以外嘅外人無咩好討論。
有時個制度係咁,執行上唔理想可以改善,不過近來就興好無體育精神咁彈個banner 出嚟話人地吹黑哨,又有時放煙幕彈話:咁多既得利益者,都係無討論空間啦。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71
50#
發表於 17-5-2 07:41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7-5-1 22:48
你誤解年青人了。年青人大都唔係好識埋怨,唔少甚至都未必知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

其實社會既不公平,都未 ...
講制度傾斜?男女入大學失衡?選拔制度永遠傾斜向一種對象,就係能力符合要求嘅對象。點解份工請佢唔請我?唔公平?我見過有碩士生畢業做幾份工都唔開心,去左酒店做待應就好享受,唔係碩士有咩問題,又唔係待應生份工有咩問題,係適合與否同個人選擇嘅問題,最後你估邊啲人會話唔工平?識講唔識做嗰啲囉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71
51#
發表於 17-5-2 07: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Cheeselover 的帖子

擇優而選,存在左好耐啦,遠係直資出現已經有,在任何有自由競爭嘅環境都存在啦,反而自行同派位不同時段公佈係差別對待。個人覺得,呈一、二已經足夠,呈三係多餘,六年級嘅時間用來適應升中後的改變最實際。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71
52#
發表於 17-5-2 08:03 |只看該作者
補充多少少,我都屬於識講唔識做嗰類。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71
53#
發表於 17-5-2 08:20 |只看該作者
相比起直資,一條龍嘅制度似又好值得討論一下,公平嗎?非也,我有興趣嘅係一條龍會否畀到最適合嘅學習環境學生,對辦學機構又是否比較有充足時間及空間發揮

Rank: 5Rank: 5


2301
54#
發表於 17-5-2 09:06 |只看該作者
//對一般人而言,對自己有利的便是較公平//

以上理據,便是實現在V君昨晚的考试制度理據上:
[對男生有利是公平,反之便是不公平了],這種理據根本不能成立,因它本身是建立在[歧視另一方]的態度上,V君簡直是性别歧视,有何公平?

//在法律而言,公平是以同-標準去衡量各方理據,不論出身/身份。//

我普遍地相信法治,但不會認為它是絕對公平,尤其是高階的法律程序,[有錢人]打到去终審庭,[窮人]怎打?若有寃獄時,比入錯學校更糟!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5Rank: 5


2301
55#
發表於 17-5-2 09:59 |只看該作者
如果認為法律援助可以彌補貧富懸殊所引致的不公,或制度本身的不足,那麽為何不認為學費援助也是一項可行措施,去彌補直資制度之不足?

如果相信法律制度的,法律尚如此,更何況其他制度?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71
56#
發表於 17-5-2 10:41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直資的學費減費唔係援助,係鼓勵同獎勵。畀不同經濟背景的同學,可以有選擇去接受更理想教育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26
57#
發表於 17-5-2 11:5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7-5-2 11:52 編輯

香港既教育政策真係好得意, 有官津學校, 有私校, 仲有買政府會向佢買位既私校, 跟住又攪直資, 私立獨立計劃學校.... 直資又再分派位與不派位....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58#
發表於 17-5-2 12:51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7-5-2 06:56
九十年代前,預科學生比例已出現男多女少情況,我曾指出平機會發現考試局因女學生早熟,考試成績在升中時有 ...

講笑咩, 直资唔使教育局監管。監管不完全一樣的東西吧。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71
59#
發表於 17-5-2 12:52 |只看該作者
觀念好奇怪,家長專家將學生同學校分banding就正常,有不同學校種類選擇又覺得得意?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60#
發表於 17-5-2 13:07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7-5-2 11:52
香港既教育政策真係好得意, 有官津學校, 有私校, 仲有買政府會向佢買位既私校, 跟住又攪直資, 私立獨立計劃 ...

香港房屋政策都好得意, 又公屋, 又私樓, 之餘又居屋夾屋益中產, 公屋又分買斷的, 租的, 又房恊又…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