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港大同學會 VS 聖士提反(赤柱)
樓主: chamster
go

港大同學會 VS 聖士提反(赤柱)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029
221#
發表於 23-9-15 08: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小朋友想成績好,首先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之後再拼誰比誰努力,資優不資優都一樣。

父母一樣,把責任歸咎制度和學校,而不反思自己有沒有花心思去培育,孩子有沒有盡全力去做,是父母態度不端,這種人的孩子大多數都庸庸碌碌,是把孩子玩壞的典型例子。

所謂強者,是有迎難的勇氣,解難的能力和擁有敢於挑戰更強者的格局。

Rank: 5Rank: 5


4029
222#
發表於 23-9-15 08:5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失敗者找理由,成功者找方法。

逃避,你便輸了。

Rank: 6Rank: 6


9586
223#
發表於 23-9-15 09:02 |只看該作者
jiljill 發表於 23-9-15 08:51
小朋友想成績好,首先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之後再拼誰比誰努力,資優不資優都一樣。

父母一樣,把責任歸咎 ...
"小朋友想成績好,首先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之後再拼誰比誰努力,資優不資優都一樣。"

我不同意這點呀, 去到高中, 去到公開試階段, 你想摘星星的話, 就不單只是憑努力和操卷就得, 考得最頂尖那些, 通常是"天賦+努力"的考生.  

Rank: 6Rank: 6


6164
224#
發表於 23-9-15 09:05 |只看該作者
jiljill 發表於 23-9-15 08:56
失敗者找理由,成功者找方法。

逃避,你便輸了。

本帖最後由 Sing13 於 23-9-15 09:06 編輯

自己的人生,誰定义成功及失敗?

某家长事业可能好成功,但是冇時間同小朋友相處,導致關系疏離,成功還是失敗?

Rank: 6Rank: 6


6164
225#
發表於 23-9-15 09:36 |只看該作者
jiljill 發表於 23-9-15 08:51
小朋友想成績好,首先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之後再拼誰比誰努力,資優不資優都一樣。

父母一樣,把責任歸咎 ...

今時今日,吸收知識可以由多種渠道,睇漫畫,抖音,AI,朋輩……關鍵是自己能夠尋找知識,邏輯性地推理,獨立思考。
新知識既發明往往需要有自信去挑戰權威。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966
226#
發表於 23-9-15 10:12 |只看該作者
Sing13 發表於 23-9-15 09:36
今時今日,吸收知識可以由多種渠道,睇漫畫,抖音,AI,朋輩……關鍵是自己能夠尋找知識,邏輯性地推理, ...

你挑起我記憶番阿仔C P的一番說話。追求知識有三個層次,分別係。

1。在已知問題尋找已知答案,

2。在已知問題尋找未知答案,

3。在未知問題尋找未知答案。

你最後一句係第二,甚至係第三層次。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8Rank: 8


16452
227#
發表於 23-9-15 10:21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3-9-15 10:12
你挑起我記憶番阿仔C P的一番說話。追求知識有三個層次,分別係。

1。在已知問題尋找已知答案,
你仔仔好总明, 咁細個就明的用n^m次方來思考問题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966
228#
發表於 23-9-15 10:43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3-9-15 10:21
你仔仔好总明, 咁細個就明的用n^m次方來思考問题

点解你咁讲?因為日誌?

*****

我只係覆述CP教我如何啓发阿仔的好奇心及观察力。她的分享係某间大学資優课程的标题,个课程好似叫Discover。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8Rank: 8


16452
229#
發表於 23-9-15 11:10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3-9-15 10:21
你仔仔好总明, 咁細個就明的用n^m次方來思考問题
可能你仔仔自已都唔知, 不過佢依家應該知, 这种就是simplfied 既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Rank: 5Rank: 5


4029
230#
發表於 23-9-15 12: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如果孩子拼了全力也未能得到好成績,那一定是學習態度出了問題。

Rank: 5Rank: 5


4029
231#
發表於 23-9-15 12: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如果孩子拼了全力也未能得到好成績,那一定是學習態度出了問題。

Rank: 5Rank: 5


4029
232#
發表於 23-9-15 12:5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我常常和孩子說:「我不需要你把所有時間放在學習上,但我要求你在學習時把所有專注力放在書本上。」這便是讀書應有的態度之一。

點評

Zleep    發表於 23-9-15 13:40
猴子爸    發表於 23-9-15 13:02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966
233#
發表於 23-9-15 13:03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3-9-15 11:10
可能你仔仔自已都唔知, 不過佢依家應該知, 这种就是simplfied 既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3-9-15 13:09 編輯

哦,我明白了!

原来我硕士博士论文都有用PCA,是DR,ML其中一个方法,当时用SPSS做分析。

Rank: 5Rank: 5


4029
234#
發表於 23-9-15 13: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其次是要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有輕重和緩急之分。

如果明白以上兩點,而有切實執行的孩子,我沒有見過一個是成績不好的。

Rank: 8Rank: 8


16452
235#
發表於 23-9-15 13:06 |只看該作者
jaycee_mami 發表於 23-9-15 09:02
"小朋友想成績好,首先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之後再拼誰比誰努力,資優不資優都一樣。"

我不同意這點呀, 去 ...
其实真係越睇越好笑, 本來角得同丁蟹講logic係徒气, 但係真係好funny, 点都要吹兩句.
令我想起"我左眼見到鬼"果隻女鬼, 不段loop死左從覆同一番話...

我係個好家長, 教子有方, 感謝d冇鬼用爸母同佢d不成器細路...
我係個好家長, 教子有方, 感謝d冇鬼用爸母同佢d不成器細路...
我係個好家長, 教子有方, 感謝d冇鬼用爸母同佢d不成器細路...
...

但, 其实做左d乜呢? 幫手搵補習? 睇实佢地唔比偷賴? 成績唔夠好就打到飛起? 我地千年文化, 嚴父棒下出考兒, 考唔到DGS, 考唔到Cambridge就唔好番泥, 正一陀衰家?

其实未見过香港有人咁教d细路? 更加未听过d叻叻学生/狀元要父母夾實先識學習. 通常要夾实先得都沒法有好表現, 唔通讀大學都重要管住, 唔讀好個degree就出家法? 咁出泥做野時点算? 搵唔到份好工, 又話d仔女係陀衰家(咁要生多幾個做backup)?

咁真係唔怪得要感謝別人在下面了, 只要过夠呀Q, 有人衰过自己就开心了?

學到野, 我都要真心講声感謝先得(記得要管多d, 唔arm就要丙, 唔係我地会好失望)




Rank: 5Rank: 5


4029
236#
發表於 23-9-15 13:1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網絡世界什麼人都有,家長要小心那些故弄玄虛的人。這些人都是為騙財而來的。

在我來說,育兒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Rank: 8Rank: 8


16452
237#
發表於 23-9-15 13:14 |只看該作者
jiljill 發表於 23-9-15 12:56
我常常和孩子說:「我不需要你把所有時間放在學習上,但我要求你在學習時把所有專注力放在書本上。」這便是 ...
係咪每日早午晚同d细路講哩两句就会有好成績! 做個好父母果然好辛苦...

Rank: 5Rank: 5


4029
238#
發表於 23-9-15 13: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中國人的智慧,是經過千錘百鍊而得來的,隨便一句老生常談就是金科玉律,根本不需要請教什麼專家(千萬別被人騙財啊)。現今世代最被人忽略的是:

棒下出孝子
慈母多敗兒

以我所見,香港有數不盡的慈母。

Rank: 5Rank: 5


4029
239#
發表於 23-9-15 13:2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那些成績好的小朋友,身邊多數有一個虎媽(儘管表面上你可能不覺得她很虎)。

Rank: 5Rank: 5


4029
240#
發表於 23-9-15 13:2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最好笑的是,我發覺身邊有很多父母都害怕「得罪」他們的小朋友。事無大小都要徵詢小孩子的意見,顧及他們的感受。說得好聽是尊重孩子,事實上是不負責任。用這種方法大概率養出成績不好的「孩子王」。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