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kcbird 於 18-5-22 23:30 編輯
大家有無去玩呀??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80522/s00005/1526925598532
【明報專訊】誰說學校只是學習的地方?為協助學生培養運動的習慣,愛秩序灣官立小學花盡心思,平日用來上課的校舍,搖身一變成為巨型遊樂場。近百名家長與學生齊集,享受多種運動帶來的樂趣,場面壯觀之餘,更增進了親子關係。
今次愛秩序灣官立小學的「動感親子運動日營」共設有多項運動,輕排球、體適能、社交舞、乒乓球、單車、羽毛球、高爾夫球、籃球,以及由冰壺演變而來的地壺,統統在校園內有得玩。部分是學生向來甚少接觸,甚至初次嘗試的運動,難怪他們連周末都想回校,跟家長玩個夠!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校長崔家祥表示,去年試過在烏溪沙舉辦親子營,由社工帶領玩遊戲,但地點偏遠,有些學生「搭車搭到嘔」,又要與其他團體分享營地。既然有完善的校舍,倒不如開放學校地方,讓家長與學生一起做運動。
健康成長為本 不為出賽求勝
家長與學生分組後,在教練指導下輪流試玩各項運動,學習技巧之餘,有時更會分隊競賽,令本來清靜的校園充滿呼喊聲和大笑聲。運動為大人和小朋友都帶來歡樂,事實上,體育是此校近年着重發展的一環,希望透過運動讓小朋友有正面體驗。畢竟讀書只是校園生活的其中部分,崔家祥不想忽視學生的其他潛能,因此花了不少工夫,大力推廣體育、音樂和藝術。至於最終目標?他坦言,若學生完成6年小學課程後,可以愛上一種運動、藝術或樂器,「就算好成功」。
以運動為例,他推廣時都以健康為本,而非期望他們出戰比賽或求勝。同時,他希望藉着運動,能塑造學生積極正面的性格,例如對學習變得有要求、推動自己不斷進步,從而有更好的成長。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毋庸置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人每日要有60分鐘中等至強度的體能活動,而本港學生的運動量遠低於聯合國指標。幸好,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學生的運動參與度明顯提高,羽毛球及排球由一班變了三班,現在全校有參與運動興趣班和校隊的學生多達六七成。
資助學運動 學生更開朗
另一方面,崔家祥笑言「興趣是浸出來的」,所以持續性也十分重要,為了鼓勵學生持續參與,學校會資助通過基本考核的學生,在下個學年繼續學習該項運動,今個學年有數十名學生得到資助,估計下個學年的人數會倍增。
最令他欣慰的是,學生們展現了內在的轉化,「有些同學由不參與,到現在又玩單車又玩羽毛球」,而很多人在參加運動後變得開朗,甚至對運動的喜愛成為追求進步的動機,而且病假減少,反映學生的體格有改善,多做運動加上家長防病意識加強,令整個校園也更健康。
無論是日常的課堂、課後活動,還是親子運動營,崔家祥都讚揚一班教師的努力,但單靠教師「做唔晒」,也要尋求社區資源協助。例如今次的運動營便得到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筲箕灣青年空間、香港高爾夫球及網球學院,以及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等協助,免費提供運動器材及教練。
獲社區伙伴義助 借器材供膳食
縱然學校資源有限,但善用社區伙伴提供的協助,一樣能豐富同學的校園生活,亦有助減輕教師壓力。他強調,教師的專業是教書,訓練等應交由專業人士負責。不過,在使用社區資源的同時,學校亦承擔社會責任,例如與其他學校分享單車設施,下學年更會與惜食堂合作,借出校園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膳食。他又表示,學校的角色是魔術師,將現有的時間及資源更好地利用,例如善用資助,令學生不會因為經濟狀况而無法參與運動,亦會繼續完善校舍設備,包括增設跑步徑及地壺設備等,希望令全校學生的運動參與率達到100%。
■專家意見﹕進步需歷失敗 多讚美更落力
【明報專訊】父母與子女一起做運動,不但對健康有益,更能促進親子關係。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副主席張應明表示,很多時家長只是帶子女去運動,自己則坐着或走開,但其實小朋友想有人陪伴。而且父母參與可以身作則,投入其中,令一些看似不好玩或簡單的活動也變得有趣。運動期間亦可多讚美小朋友,有助強化他們的行為,令他們更落力去運動。
他又稱,多運動對學業都有幫助,因為運動可以為小朋友帶來成功感,提升自信心,並讓他們明白學習如運動,都需要長時間的訓練,甚至經歷失敗,才會有進步。
■家長心聲
孩子多運動 健康少病痛
家長Joanne
今日(在學校玩)好好,大人同小朋友也玩得開心。每個人都需要運動,所以我很鼓勵小朋友做運動,太文靜反而不太好。我兒子參加了學校的輕排球班,他很喜歡和投入,而且身體比以前好,以前容易發燒、感冒,現在少了很多。他健康,對我們也好,因為他病了我們也辛苦啊。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9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