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調查指近3成中學生自覺「已躺平」 大專生努力不獲認同索 ...
發新帖回覆
查看: 1348|回覆: 6
go

調查指近3成中學生自覺「已躺平」 大專生努力不獲認同索..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6916
1#
發表於 25-1-21 14: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5-1-21 14:15 編輯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調查發現,調查指近3成受訪中學生自覺「躺平」,逾2成已「躺平」超過3年。有上屆文憑試考生中三起溫習後成績無改善,索性「躺平」,未來盼覓輕鬆、無壓力工作。機構稱社會不應妖魔化「躺平」青年,宜多溝通給予適合工作機會。

研究於去年9月至11月進行,以問卷訪問了990名中一至中六學生,問及他們對「躺平」的印象,當中52.6%人認為「中立」、34.8%認為「負面」,12.6%人認為「正面」;亦有48%人稱會支持朋友「躺平」。

另有27%受訪學生覺得自己已經「躺平」,當中52.4%為初中生、47.6%為高中生。若以全港中學生總數33萬推算,則約4.6萬初中生和4.2萬名高中生,共8.8萬人「躺平」。「躺平」時間方面,多達41.2%稱已「躺平」超過一年。

研究將「躺平」分為「舒適型」、「無家庭計劃型」、「無方向型」、「無望型」、「壓力型」及「社會環境型」。研究指,超過一半受訪學生為「舒適型」,即認為躺平是個人自由,不想生活有負擔;躺平是平衡利弊後的決定、令自己覺得舒適自在。

學生稱躺平非等於乞兒

18歲的阿偉(化名)去年在中學文憑試(DSE)考獲3分,現時就讀社會服務相關的基礎文憑課程,認為自己屬「無望」型躺平人士。阿偉提到,中三時因疫情在家上網課,期間遭老師誤會其「掛住打機」,索性選擇「躺平」「人哋都覺得我掛住打機,咁我不如就打機算啦」。他指曾嘗試溫習,惟成績無改善,「咁不如唔好俾自己壓力」。

阿偉去年暑假曾參加女青的試工計劃,擔任工作助理,稱工作環境友善,沒有壓力;又受到很多社工的幫助,如未來考到社工牌也想成為社工。不過,他認為目前修讀的科目「比較難」,擔心最後成績如DSE般「過唔到」,期望未來可從事輕鬆、無壓力的工作。

至於社會上對「躺平」的負面標籤,阿偉認為,躺平非等於甚麼都不做,「我哋係躺平、唔係乞兒」,同樣需維持基本生活需求。

機構:勿為「躺平」貼負面標籤

女青總主任(青年及社區服務)郭義聰指,社會不應妖魔化「躺平」青年,他認為「躺平」是學生面對壓力、失敗和挫折的方法,尋求在日常生活所欠缺的滿足感,以及被看見、被認同的感覺。

他表示,大部份青少年視「躺平」為暫時的理想狀態,但並非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或對人生感到絕望;只要下一個機遇來到,他們仍願意繼續嘗試。他鼓勵年輕人繼續裝備自己,社會亦應給他們想像未來的機會,如工作體驗,海外交流團、義工服務等,讓他們增廣見聞、發揮所長,汲取經驗成就未來。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6916
2#
發表於 25-1-21 14:16 |只看該作者
從金融投資看年輕人躺平

有社會服務機構研究青年躺平現象,訪問中學生,透過受訪者認同的字眼了解其心態。研究把躺平分為兩類,一是覺醒,一是逃避,對於所謂覺醒的描述,八成受訪者表示同意,而對於所謂逃避的,同意比例則約佔一半。訪問中又再細分,逾半受訪者認同躺平是個人自由,平衡利弊後的決定;只有兩成左右認同曾經努力但不成功,向社會上層流動機會很少。

從日常語言角度,不同情景,不同角色,不同媒介,都有這字眼出現。老一輩往往責備,不好好珍惜機會,平白無端浪費人生,新生代卻直指人家不理解新時代的難處。

無清晰定義 借財經喻之

各執一詞,言人人殊。除立足點不同,無法設身處地溝通,更本質問題是概念沒清晰定義。條件反射問:說來說去,其實什麼是躺平?

不打緊,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以投資者熟悉的例子,借用財經概念,疏解一下。有本事,或自認有本事,可跑贏大市的,傾向積極主動,選股有之,按圖索驥有之,事件觸發有之,風水術數有之,各適其適。沒本事,或自認沒本事的,明白跑不贏便加入(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安心持之以恒,定時定額,分散投資,利用指數基金被動投資,起碼參與,不擔心沒法分享好處。

以上兩種方式,請問哪一個是躺平?表面上,當然是被動型投資。明知跑不贏,甚至不相信主動型投資真的可以持續跑贏大市,又或者加上各種使費後,所謂跑贏其實未必真的跑贏,於是乾脆被動型,冀不被大市拋離太多,即大市回報減除追蹤指數的誤差成本不要太高,作為目標,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志在參與,輸少當贏。

這些被動投資者,算不算是躺平?從手段看,當然是。但,換個角度,從提升長遠存活率,尤其複式效應下的回報率,分別甚為驚人,這一點多數投資者在理性狀態下都客觀同意。果如是,被動投資只是在適者生存,以最有可能提升存活率,參與金融市場上物競天擇的結果。對嗎?

他們嘗試極大化的,不是回報率,甚至計及風險後的回報率,人家亮麗是人家的事,只求長期平均可預測性,首先避免損失極大化,然後在交易成本可控之下,盡可能貼近其他參與者平均回報,雖不中亦不遠矣。雖然,萬一追蹤目標出事,那就真的躺着也中槍,名副其實非戰之罪。

被動投資者只對本身有較可靠的資訊,但也可能缺乏自知之明,而對於未來事態,尤其是金融市場上其他投資者行動,肯定沒有完美資訊,如此一來,被動投資是其唯一均衡點,不幸中之大幸,沒辦法中的辦法,除笨有精。

反過來,那些自認為可跑贏的,事後看來,當中有表現亮麗的,像Jim Simons或畢非德等傳奇人物,但更多持續存活着未死,部分真的跑贏,部分卻不,其實把組合七八成與大市掛鈎,免被拋離,兩三成嘗試尋找聖杯,希望真有Alpha優勢。若交易成本控制不好,隨時連大市回報都拿不出。在概率分布上,另一端自然是輸家的存在,不一定完全鐘形曲線常態分布,但大致可想像,中位數作參考,撇除掛鈎大市的,一半跑贏,另一半跑輸。

增加預測性 激發投資欲

問題不變,這些積極投資者,算是躺平嗎?日常語言角度,不是!起碼從決策或行動前來說,他們都不算是。積極投資者對本身狀態有一定資訊,但最終是否事實,還看其他投資者行動,也就在沒有完美資訊之下,積極投資者算是找到本身的均衡點,適者生存,找到定位,持之以恒,一局又一局玩下去,起碼其實質回報率,相當於其他不同活動的實質回報率,才可繼續。

把個人看成利潤極大化的企業,被動投資者明知無法收益極大化,只好成本極小化;積極投資者寧博取收益極大化,而有時不得不放棄成本極小化。理想地是追求利潤極大化,而這一點不一定等同收益極大化或成本極小化,大家只是迫不得已才如此。

關鍵在於,如何令參與者有自知之明,有力勝出的,不太早放棄,無力勝出的,不太遲放棄,社會整體利益計,才是最優。惟面對未來,充滿風險與不確定,高估低估本身實力或外界挑戰,造成錯配。正確資訊有助收窄此差距,但資訊取得整合使用不無代價,個人層面搜集資訊,直至某一水平,再追尋的邊際效用高不過邊際成本,便自然停下來。

正如年輕人躺平,太早打定輸數,連遊戲性質都未知,相關生產活動肯定不足,傳統意見是,第三者如政府提供誘因,讓其增加至均衡點才停下來,大家有好處。但這就是弔詭之處。問題起於相關個人決策者對未來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正常反應,若可見將來不明朗,則涉及將來的生產投資回報率自然打折,進行相關活動的意欲下降,亦是人之常情。而不經競爭,均衡點從何得知?

可以想像,以金融博弈論社會上年輕人躺平,有人會質疑,是把前者的零和遊戲,套用在後者,須知年輕人願意奮發圖強,不論個別成敗,總的來說,是累積人力資本,提升生產力,對整體經濟增長有貢獻。

上述潛在質疑實貶低了金融活動。誠然,金融資產的二手交易,表面上看是你贏我輸,但若無方便活躍的二手交易作為市價參考,哪有更多一手市場的吸引力?但,退一萬步而言,就算金融交易真的零和,套用在年輕人投資在本身教育和人力資本提升,這些正和的博弈,不就正好突顯出如何增加可見將來的可預測性,才是重中之重。

困難在,萬一可預測性低,年輕人會問:「金融投資尚可選擇加入大市同步,人力資本博弈中,哪個是大市?哪有被動不過不失?在哪裏會有幸福?」


作者為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證監會持牌人士

Rank: 5Rank: 5


4486
3#
發表於 25-1-21 16:42 |只看該作者
其實躺平冇咩,屬於年輕人另一種所謂自由既做法,躺平唔代表冇出路,衹係按自己喜歡生活方式去過每一天. 社會製造出來既壓力,加上有要求既父母壓力,令孩子根本冇認清讀書知識真正意義,衹為了工作目標,才是造就出學生有躺平既念頭,  

所以躺平唔係差,衹係身在高處及有所要求既人覺得唔好,但孩子學習上出現咁既問題,先要問孩子父母自己才是.

Rank: 5Rank: 5


2210
4#
發表於 25-1-21 20:30 |只看該作者
「逃避 」躺平是普通人。「覺醒」躺平已經不是人。

Rank: 1


24
5#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從個人角度看,「躺平」只是單純個人的喜好及選擇;但從社會角度看,「躺平」導致社會退步。

Rank: 5Rank: 5


2210
6#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從第三方的角度看,社會越進步,是否就是導致出現「躺平」這個現象?

Rank: 1


24
7#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回覆 流浪地球 的帖子

我認為這是部分原因。從前的人三餐不繼為「生存」,雖然艱苦,但上流機會大。現今的人豐衣足食為「生活」,生活無憂,但上流機會小。

點評

Rose0321    發表於 前天 17:23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