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資優教育 加以培養還是順其自然
查看: 54797|回覆: 25
go

加以培養還是順其自然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182
1#
發表於 21-3-8 18:0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我想請問下大家,當知道自己小朋友有啲潛質的既時候,點樣決定應該,順其自然還是加以培養??
   5    0    0    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920
26#
發表於 21-4-13 08:55 |只看該作者
我當初去深入了解兒子的情況,是源於他可能在言語及學習方面有遲緩的現象。他當時是兩歲半三歲,我覺得很擔心,於是在網上尋找資料,看看能否幫助他(補底)。

在尋找的過程中發现學習障礙及資優似是雙生兒,所以引致我的好奇心,越嚟越覺得他的特色,在朋友及CP的介紹之下開始留意多元智能的理論,有時候我會覺得有些似股票投資的portfolio management,從多方面去了解分析可以減低失敗風險,增加致勝的機會。

離題了,亦可能個別家長會笑我,你太市儈了,事實上我只係作個比喻!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8869
25#
發表於 21-4-9 15:50 |只看該作者
chickchick 發表於 21-4-8 19:50
看到你們的討論,都不知要引用那一段的好. 不過我也想講2句。
見你們用強弱去將所需能力分類,我又冇。我心 ...
閣下很用心啊!
我就自由放飛. 真有點慚愧.

最近, 我唔想用資優兩字. 恍惚跟"知憂"連成一線.

天賦, 可能因人而異.
發揮天賦, 會開心, 積極一d.

Rank: 5Rank: 5


3183
24#
發表於 21-4-8 19:5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1-4-8 23:17 編輯

不好意思,原先LOAD唔出原文而reload了幾次,重複了。

Rank: 5Rank: 5


3183
23#
發表於 21-4-8 19:5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1-4-8 23:17 編輯

不好意思,原先LOAD唔出原文而reload了幾次,重複了。

Rank: 5Rank: 5


3183
22#
發表於 21-4-8 19:50 |只看該作者
小曳人 發表於 21-4-6 14:31
呢兩樣野,同培養強項無直接關係
其實我想講嘅係同社交、EQ 呢類項目上,係用生活去培養,同一個家庭組合, ...
看到你們的討論,都不知要引用那一段的好. 不過我也想講2句。
見你們用強弱去將所需能力分類,我又冇。我心中只得有定冇天份。始終強弱是對比。但歸類為強項的未必是天賦。

例如所以有些人數學好,也不抗拒數,因為成績較其他科為佳,大時就係因為家長的強化行為而令他們自信『覺得』數學勁而去讀數。真的可能會錯配。

我沒有為小朋友做IQ test, 但明顯知佢係有些能力很特別. 我的做法是嘗試用這些特別的能力應用在各式各樣的技能/知識學習上.
例如: 有language talent, 就不妨先phonic+ reading, 琢磨speed reading和理解力. 得一良師(家長或老師)應用在培養數感上,真係如虎添翼. 數學自然我手計我心,細個就學到高中數學在於理解力絕非等同有天賦這個level. 而科學和文學,兩者也涉及龐大閱讀量,既然有speed reading and excellent processing, 家長提供書籍和實際操作的科學玩具和群體活動, 家庭生活上討論...等等, 一步一脚印咁扶下幫下引導下,都好少會有唔見得人嘅脾氣或甩漏. 舉個例喜歡STEM而沒有巧手和耐性砌模型喎, 不要緊,咪俾多D exposure.來日方長

我看過一本書說, 記不起書名了, 書說: 學習的中心是種態度, 謙遜自逸, 利用所學做些利人的事. 我估"利人" 應該是ANCHAN和其他網友說的"同理心". 我很認同的.

強化強項而令其他弱項有所改善(假定佢想好D) 是沒有必然的因果, 反而我覺得想學好,有無強項也會為能力稍遜的事情而努力! 這就是學習好態度. 自信的由來有2個方向, 一是自己對自己某能力有信心 + 二是別人欣賞你如何善用你的能力來建立成就或待人處事.  我常常告訴孩子這個"平衡" 相信係值得追求的.

Rank: 5Rank: 5


3183
21#
發表於 21-4-8 14:23 |只看該作者
小曳人 發表於 21-3-10 21:22
我好少見呢個情況,除非係一d好緊要嘅能力,但如果有強項,好多時都只會放大強項,唔會放大弱項,而強項有 ...
我也同意PAN AM講法,始終語言都係core subjects,亦都係學習上必須嘅工具,所以都應該盡力改善。 這些無分強或弱項。

我見大家也用『強』和『弱』項去將所有(最好就有,有就最好啦)能力歸納成2組。 我自己就無咁諗,我只會觀察下有無D『天份』的能力。有就看看這些天份可否善用在各種能力上,盡用佢,令各種能力也得益。 嚴格來說,我大孩子有,細細就無.


大孩子language有sense, 串字phonics組織理解快手. 這些用在學數學,係舉一反三. 所以有理冇理從小培養數感,學數就如魚得水,直到..... 高中數已止. 拎到top grade已夠晒用.
人人見佢數學好,又有國際獎(非奧數/discrete), 覺得佢有天份. 但我就一直都唔應同,因為真係同"天份"有好大段距離. 到大個咗, 學integration, 學further maths, 我係證明我無睇錯! 佢係要好努力才會完全應付到.


佢嘅理解能力之高,尤其speed reading, 我亦用在language literature, science knowledge. 文學賞析可沉澱下哲學思維素養. 科學嘅世界咁大! 佢坐住架"法拉利"實見識到多一些快一些,早早找到佢喜愛的東西. 我會用好多人力物力去支持佢探索嘅.


無論有冇天份, 例如細細(我的小孩子), 最緊要係家長本身. 我家愛閱讀,會傾談各樣事物, 我和外子一人愛文商一人強科理, 我估計這是係令小朋友(大和細)有較為平均和穩紮的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無用強/弱來稱呼他們擁有或未及的能力, 而說成"應該要有"的能力, 一步一脚印盡力做. 以前讀BBA, 講過motivation, 有時job enrichment 和job rotation 也可一同應用去motivation staff performance/capability. 有時"強化強項"令人自大自戀,忽略了其他事物的價值的欣賞, 例如做事有手尾令人信任, 共事能尊重不同意見的人. 人的自信不是單憑一樣兩樣的"能力"單方表現出來, 仲咁神奇可以令弱嘅嘢也有心變好.


Rank: 5Rank: 5


3183
20#
發表於 21-4-8 13:28 |只看該作者
王家爸爸 發表於 21-3-9 08:03
我既睇法係視乎情況。如果小朋友既潛質好高,尤其係數學天才呢啲比較明顯既,最好加強培養。見過啲好細個就 ...
同意你這句:『尤其係數學天才呢啲比較明顯既,最好加強培養。見過啲好細個就知道 integration 就係 area under curve,明白 distance, velocity 同 acceleration 既關係,呢種情況,唔培養就係浪費。』


這些是天份,並不是強定弱項咁片面了,真的可以啟發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920
19#
發表於 21-4-7 16:49 |只看該作者
tyson715 發表於 21-4-7 15:42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嘩,睇到你咁覆,都覺得登你開心。

多謝你,寄望你的孩子也成材,聰明才智,待人接物,人情通達!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1182
18#
發表於 21-4-7 15:4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嘩,睇到你咁覆,都覺得登你開心。
小朋友聰明,但沒有因聰明而拖跨其他方面。
溝通,與人相處合作,又是另一種技巧。
運用得宜,確實可以令自己人生,活得比較快樂。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920
17#
發表於 21-4-6 19:00 |只看該作者
王家爸爸 發表於 21-3-9 08:03
我既睇法係視乎情況。如果小朋友既潛質好高,尤其係數學天才呢啲比較明顯既,最好加強培養。見過啲好細個就 ...

Fair comments.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920
16#
發表於 21-4-6 16:52 |只看該作者
bbc2018 發表於 21-4-6 16:20
我個人認為自小就應該培養孩子尤其資優孩子的同理心。
其實學術知識和人生課程同樣重要,孩子才能維持身心 ...

多謝你的分享。

我是過來人,兒子差唔多26歲了,由4歲懷疑資優,到7歲核實資優之後,我們一家都共同學習,如何陪他成長。我希望提醒一下知識是窮一生都可以慢慢學,品格,待人接物,價值觀就要抓緊,到他出來社會工作差不多四年,我對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及教養孩童,我覺得是合格偏高一點點!

我最感欣慰的是兩年前他升職的時候,老板的評價是他可以跟不同的團隊及國籍的人合作及協作,就算自己部門流失率很高,他仍肯教後生同事或同級同事,我自然老懷安慰!因為他的性格,他下面的同事較穩定,有事要幫手,一吹雞,個個歸位!

點評

小曳人    發表於 21-4-8 21:07
bbc2018    發表於 21-4-6 20:53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5203
15#
發表於 21-4-6 16:20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1-4-6 15:37
我明白你的觀點,我跟你的 reference framework 不相同。

你可能都記得我是參照多元智能的框架的,我覺得 ...
我個人認為自小就應該培養孩子尤其資優孩子的同理心。
其實學術知識和人生課程同樣重要,孩子才能維持身心平衡。某些國家如美,丹麥已將同理心教育納入必修課程。香港在同理心教育方面比較貧乏,亦比較注重學術方面。所以家長角色好重要。應從小加強,其實同理心可以後天培養,亦會對孩子人際關係的發展有正面影響。

回歸心靈的慢學更能啟發孩子的自學能力,同其他人合作能力。

孩子心態好重要,佢哋開心快樂就會潛力無限,認同您心智健康,多元發展才是最重要!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920
14#
發表於 21-4-6 15:53 |只看該作者
小曳人 發表於 21-4-6 14:31
呢兩樣野,同培養強項無直接關係
其實我想講嘅係同社交、EQ 呢類項目上,係用生活去培養,同一個家庭組合, ...

每個家庭的信念不同,價值觀,每個孩子都不同,最重要是我們知道做什麼。希望孩子長大成人之後是一個正直,公義,有智慧的人。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920
13#
發表於 21-4-6 15:37 |只看該作者
小曳人 發表於 21-4-6 14:31
呢兩樣野,同培養強項無直接關係
其實我想講嘅係同社交、EQ 呢類項目上,係用生活去培養,同一個家庭組合, ...

我明白你的觀點,我跟你的 reference framework 不相同。

你可能都記得我是參照多元智能的框架的,我覺得十分好的框架去360度評估(qualitative )小朋友的相對強弱项,同時不少家長都知道 diminishing return的道理,數學強項,去到某個水平就會遇到樽頸,付出更多都係好少回報,不如放在其他較弱的智能,效果更明顯。我鼓勵參考多元智能理論,乜Q都有,好過局限於lQ。

我相信去到某一個知識程度,再更上一層樓,活得開心,研究出來的結果不在某個學科或者lQ高低,是在EQ,同理心及人際關係,才會開心快樂,成功,心智健康!

你又看看經常考第一嘅人,lQ167的高官,可惜不少缺乏同理心,心態扭曲,反而害人不淺!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醒目開學勳章 貢獻勳章


33508
12#
發表於 21-4-6 14:31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1-4-6 12:26
我自己觀察致命弱項在同理心及人際關係方面。
呢兩樣野,同培養強項無直接關係
其實我想講嘅係同社交、EQ 呢類項目上,係用生活去培養,同一個家庭組合,家長唔會因為培養佢e.g. 數學能力,就俾"少"咗呢d 培養

相反地,如果你放多d資源响無興趣嘅項目 e.g. VA上面,係咪有好處呢?我唔會叫孩子hea,都會叫佢用心上課,要求只去到交足功課,學到基本操作

我唔知除外判之外,仲可以點俾多d,但我睇見,父母無限嘅愛係能夠改變無同理心/耐性嘅人,當然,慢慢長大就自然好


恐龍家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920
11#
發表於 21-4-6 12:26 |只看該作者
王家爸爸 發表於 21-3-11 15:17
其實好睇弱項係嘜,同埋佢點樣令小朋友對自己失去信心。如果弱項係語言,其實只能夠盡力改善;如果係音樂、 ...

我自己觀察致命弱項在同理心及人際關係方面。

點評

王家爸爸    發表於 21-4-6 12:41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920
10#
發表於 21-4-6 12:23 |只看該作者
小曳人 發表於 21-3-10 21:22
我好少見呢個情況,除非係一d好緊要嘅能力,但如果有強項,好多時都只會放大強項,唔會放大弱項,而強項有 ...

我同意 PanAm 的講法,CP當時知道我兒子資優的時候提醒我,不要過份專注在強項,資優兒童將來的成就在於弱項不拖垮他的生活,生命及事業。

她用橡根圈理論,正常是O字母,我如果在頭頂(強項)用力,強的繼續加強,但最弱的還是最弱,中間被拉長,變成l字母,之前不發覺的弱點也暴露出嚟。所以要停一停,處理後半部份的弱項,改善了,個圓圈出返嚟,整體性提高,弱勢冇咁明顯。弱項可以係語文能力,人際關係等等。

我只是討論我的經驗及見解,你就當係參考就好啦!

點評

chickchick    發表於 21-4-8 19:00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4


657
9#
發表於 21-3-12 12:18 |只看該作者
王家爸爸 發表於 21-3-11 15:17
其實好睇弱項係嘜,同埋佢點樣令小朋友對自己失去信心。如果弱項係語言,其實只能夠盡力改善;如果係音樂、 ...

同意,始終語言都係core subjects,亦都係學習上必須嘅工具,所以都應該盡力改善。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132916
8#
發表於 21-3-11 15:17 |只看該作者
20160901 發表於 21-3-10 20:29
但係如果弱項令小朋友對自己嘅能力
失去信心,又唔可以唔想辦法改善。
其實好睇弱項係嘜,同埋佢點樣令小朋友對自己失去信心。如果弱項係語言,其實只能夠盡力改善;如果係音樂、藝術種,我會順其自然。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