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究竟小三TSA/BCA為咩?
樓主: Vanadium
go

究竟小三TSA/BCA為咩?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5280
361#
發表於 17-2-9 17:11 |只看該作者
palmchristy 發表於 17-2-9 17:00
TSA個朵咁好用,假借TSA之名去操練學生,我覺得一直存在。否則點會臭名遠播?

整死左一個TSA, 相信操練型 ...
如果唔難搵另一名目去操練,咁點解要搵妳地認為有實際作用既TSA去祭旗?好似講唔通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Learning to Read, Reading to Learn.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29
362#
發表於 17-2-9 17:12 |只看該作者
其實吳得掂都開咗個盤口話可以由學校自決是否參加BCA,咁大家有冇向學校反映自己意見呢?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5Rank: 5


3630
363#
發表於 17-2-9 17:13 |只看該作者
palmchristy 發表於 17-2-9 16:36
如果想知多些TSA如何回饋學校並改善教與學, 建議可以參看以下文件:

http://www.legco.gov.hk/yr13-14/chi ...
旁觀者迷,當局者清。

咁有用,舊年就不會係教育局咁積極邀請同鼓勵下,得50間小學再考,相信當中不少與教育局"友好"。

咁有用,我難以想像點解講到要全港強迫去考。

都係果句: 旁觀者迷。

一個認真關心同觀察自己子女成長既家長,唔知使唔使人地咁多評核,先知自己仔女強弱? 又或作為家長,有日有評核話比你仔女咩係比全香港高或低又如何? 低既一定可以改返高? 高既就可以唔使理咁多?

不過若真係有咁既評核,相信唔少家長真係有興趣帶自己仔女去評,睇下叻人幾多,又或邊方面唔夠要再提升。於我眼中.....天啊....呢D係自己仔女啊。

教育以人為本,比較對象最理想係個人自己,唔係同其他人比較。 如果學校以此為目標,知呢D全港數字有咩用? 難到發覺考得好就唔使再做?

我有對仔女,我就絕唔會攞佢同人比較,但我會對佢地有要求,希望佢不斷進步及有突破,若然佢地做到,就算最後成績只係低於全港水平又如何? 我會欣賞我的仔女。 我想學校教育也該如此。

Rank: 6Rank: 6


8550
364#
發表於 17-2-9 17:14 |只看該作者
palmchristy 發表於 17-2-9 17:00
TSA個朵咁好用,假借TSA之名去操練學生,我覺得一直存在。否則點會臭名遠播?

整死左一個TSA, 相信操練型 ...
Don't you realize the impact of setting KPI.  TSA is one of the KPI of school.  If your kid got "excellent" in grade all the time, will you ask him to study more diligently?  If your kid got 95 marks all the time, but one day you know 99% of the class is 100, will you ask him to study diligently?  That's the use of KPI and statistics.  
If no TSA, why P1 (just know now is K3) student needs do comprehension?  If no TSA, why the kid need to do listening and oral speaking in P1 with the format exactly same as TSA.

No need to 假借, it is already one of the causes to drilling.  If you still didn't get it, won't bother.  

Rank: 6Rank: 6


8550
365#
發表於 17-2-9 17:16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7-2-9 17:13
旁觀者迷,當局者清。

咁有用,舊年就不會係教育局咁積極邀請同鼓勵下,得50間小學再考,相信當中不少與教 ...


Exactly, "一個認真關心同觀察自己子女成長既家長,唔知使唔使人地咁多評核,先知自己仔女強弱? 又或作為家長,有日有評核話比你仔女咩係比全香港高或低又如何? 低既一定可以改返高? 高既就可以唔使理咁多?"

I have heard the similar statement from the Principal of CKY a few years before.  

Rank: 6Rank: 6


8001
366#
發表於 17-2-9 17:27 |只看該作者
MASAYA 發表於 17-2-9 17:11
如果唔難搵另一名目去操練,咁點解要搵妳地認為有實際作用既TSA去祭旗?好似講唔通 ...

搵佢祭旗, 可能係因為TSA的低風險因素. 佢都唔影響升學派位, 係最有機會令政府縮沙以取得階段性成功的一環.

個論據係: 唓! 個試都無乜大作用, 又有操練誘因, 細細個小三學生根本唔應該考咁多試, 點解唔取消佢?

無他, 教育局好難向大眾簡單解釋TSA數據點樣實質改善教與學. 我都覺得自己寫得好論盡.

歡迎到 開心家庭網 (6歲前的早教) 和 開心家庭日誌 (小學後的培育和升中選校) 也歡迎參觀日誌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09
367#
發表於 17-2-9 17:4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Vanadium 的帖子

TSA如何評核,提議改善我唔知。不過小朋友個人的評核唔關比人高/低的問題。例如之前自行參加的關於數學能力測試,可以知道小朋友數字,邏輯,推理等能力優秀,不過圖形處理方面能力略有不足,同家長平時觀察到的吻合。這樣平時可以注重多啲圖形方面的能力訓練(唔係操練),從而進步。

Rank: 6Rank: 6


8001
368#
發表於 17-2-9 17:48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7-2-9 17:13
旁觀者迷,當局者清。

咁有用,舊年就不會係教育局咁積極邀請同鼓勵下,得50間小學再考,相信當中不少與教 ...

多謝回應. 邊個迷唔迷我唔知, 但我係嘗試以數據使用者角度(即學校與教師), 去解釋TSA數據如何幫助學校具體改善教學.

呢啲論點, 作為家長, 如果唔去刻意去理解個制度點樣運作, 係好難明白的.

或者, 要先明白TSA從來唔係用來評核一個學生的強與弱, 而係透過校內sample的整體表現, 同全港作比較,去讓學校知道自己教學的真相,從而作出改善。如果學校唔知呢個真相,繼續維持其教學模式,咁每個學生在該校六年內,可能有某些課題因為該校教學的問題一直未能掌握。然後,等升中學先算啦。

當然, 家長係可以單從子女角度睇並發問: 點解要我個仔女咁細細個就考多一個對佢前途無關的試?既然個TSA數據係幫學校改善整體教學, 而唔係直接改善個別學生的能力, 有家長覺得"不如取消"一啲都唔奇怪.

但響學校個角度, 相信係對TSA又愛又恨. 愛者, 有為的校長和教師真係可以多一個有用資料去改善教學; 恨者, 其實唔少行政功夫要做, 而最大壓力的, 其實是初小老師. 因為校長會問佢: 初小三年的課堂安排以及你的講解有無改善空間? 可唔可以諗啲課堂活動加強返同學仔對課題的掌握?

你多次提及學生之間的比較,其實成個TSA制度無呢個原素。

歡迎到 開心家庭網 (6歲前的早教) 和 開心家庭日誌 (小學後的培育和升中選校) 也歡迎參觀日誌

Rank: 6Rank: 6


8550
369#
發表於 17-2-9 17:5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oray 於 17-2-9 17:54 編輯

陳葒:是誰要學生操練TSA?
雖然我對教育局的不少政策都有不滿,但作為一個關心香港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教育工作者,在非教育局之非的同時,也應該是其是。如果為了迎合大眾對教育局不滿的傾向,只會非其非而不敢是其是,那不是真心為學生利益,只是呃like博掌聲而已。


操練TSA的問題近日鬧得沸沸揚揚,家長校長學者議員都說這是教育局的錯,社會輿論也幾乎是一面倒的要取消TSA(此所以有私立小學本來早就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考TSA,但卻在這個骨節眼才高調宣布,難免有乘勢博取家長好感之嫌)。


然而觀乎當中反對的論點,不是拋出一些譁眾取寵引喻不當的「Sound bite」詞句,就是刻意迴避問題真正成因,只求將責任推卸在教育局身上的片面陳述。這些似是而非的意見觀點,會使那些不熟悉TSA和小學教育的家長產生誤解。這些誤解一旦深入人心,TSA在群眾壓力下取消事小,扭曲的香港教育生態將進一步惡化事大。所以,澄清目前某些指責TSA的錯誤說法是有必要的(其實教育局最應該做這項工作,而不是怯於公眾壓力,匆匆跑出來說TSA推行有問題,馬上會檢討之類)。


先來談談近來反對TSA者常說的兩個類比,我稱之為「秤豬喻」和「體檢喻」。所謂「秤豬喻」是將TSA評核類比為「秤豬」,然後以「秤豬並不會令到豬肥」來論證「TSA評核不會令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繼而提出TSA應該取消。這種「秤豬喻」,當年教改推手程介明教授就經常掛在嘴邊。但用「秤豬喻」來反對TSA,只是乍聽很精警但卻經不起推敲的花言巧語。


首先根本就沒有人說過「只要秤豬,豬就會肥」,同樣的,也沒有人會說「只要有了學習能力評核,就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秤豬喻」來反對TSA或其他評核,只不過是豎起一個讓自己能輕易擊倒的稻草人而已。不幸的是,很多家長都沒見過稻草人。不錯,秤豬不會馬上使豬肥,但秤了豬,知道豬的身體狀況,養豬人就可以藉此調整改善飼料環境餵養方式等等,來使豬長得更肥。所以「秤豬」可以是使豬肥的其中一個條件。「秤豬喻」刻意略去秤豬之後的跟進,強調秤豬不會使豬肥的即時結果,是有心誤導。如果以不能馬上使豬肥的理由來取消秤豬,那麼我們也可以反問一句,取消秤豬就能夠馬上使豬肥嗎?不但不能馬上使豬肥,日後還會因為不清楚豬的狀況而一直無法養出肥豬來的。


「體檢喻」則是以「體檢會使人操壞身體」來類比「TSA使學生過分操練」,因此應該取消體檢。此說之誤有二:一、有體檢並不必然會使人操壞身體;二、就算有人因為有體檢操壞了身體,也不表示就是體檢制度有問題。




假如政府要了解全港市民的心肺功能數據來制定更好的健康政策,要求香港市民每年都做統一體檢,但事先表明市民毋須特意操練,因為體檢數據對市民的個人生活不會有任何影響。在這情況下,香港會人人都去狂操游水跑步踩單車嗎?我認為不會。由於體檢的結果不會對自己有任何影響,因此本身不想操練的市民還是不會操練,而本身就想操練的市民沒有這樣一個統一體檢還是會自己天天狂操。


所以把操練TSA的問題歸咎於TSA這個評核制度,以及推行此制度的教育局,不是捉錯用神,就是有心卸責。只因在教育局、辦學團體、教師和家長這四個TSA持份者中,教育局是最不想學生操練TSA的。


扭曲的教育生態異化了TSA學校雖然有其操練TSA的私心,但在現今市場化的教育生態下,如果家長反對操練TSA的力量夠大,校方也不會操得如此瘋狂的。但真的有那麼多家長反對TSA嗎?據我所知,香港最著名的那幾所名牌小學都有操練TSA,但那些當初爭崩頭要子女入讀,然後一直引以為豪的名校家長們,不是心甘情願的接受,就是惶恐不安的承受。甚麼?不滿我們操練TSA,那不必勉強,請你轉校吧,我們的候補名單比TSA的練習簿還厚呢。在不操練TSA和非讀名校不可兩全之下,大多數家長都選擇後者。這是店大欺客。


有的家長確實不想子女操練TSA,但他們在校方的誤導下,以為TSA考得成績會對其子女有幫助,所以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家長看到別人子女在操練而自己的子女不用時,卻會不高興。他們會開始擔心學校的教學是不是太鬆了,為甚麼子女的功課那麼少,會不會因此輸給別人而考不上名牌中學;因此他們甚至會嫌學校操得不夠,自己跑去多買幾份TSA練習要子女做。


我們多年來都處於一個為了考試為了升讀名校而扭曲了的教育生態之中,如果這次TSA風波能使大家重新檢討自己的迷失,也許可以成為逐漸回復正常教育生態的轉機。但觀乎此刻,學校卸責家長誤解傳媒起哄政客抽水,大家都只會向教育局拋石頭,無一自責自省,實在可悲。到底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知道而願意承認:不是TSA造成了扭曲的教育生態,而是扭曲了的教育生態異化了TSA。




陳葒:扭轉病態催谷教育契機


TSA 關注組是最近由一群反對 TSA 的家長組成的,「教育大同」則是三年前由一批看不慣當今香港應試教育的家長組成的,不過這兩個組織的核心成員有些是重疊的(比如 TSA 關注組的發言人,也是「教育大同」的創辦人之一)。


這一群愛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家長,近年曾舉辦針對香港教育問題的教育論壇,親身嘗試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各種創新的學習方法,在反省和探討解決香港教育問題這方面,他們比教育局,和教育專業團體更有心有力。


機械式操練催谷的現象,在中小學界存在已久,但社會大眾或是一直視而不見,或是一直忍氣吞聲。感到不滿,最多也只是私底下發發牢騷,在面書上呻一兩句。像這群家長如此猛烈的爆發,實在未曾有之。


雖然他們要求教育局取消 TSA,並不能解決學校操練學生的問題,但他們畢竟明確地指出了香港小學教育操練問題,質疑應試教育、操練文化的合理性,卻比許多教育界的專家學者校監校長,更具勇氣、更顯智慧。


指出問題,有時比提供答案重要得多。看不到問題,就永遠不會有答案。指出了問題,就算沒有提供答案(甚至提出了錯誤的答案),還是可以激發大家一起來尋找答案。

這次家長的挺身而出,引起香港社會大眾對基礎教育問題的巨大反響和關注,如果各方持份者都能放下成見一起來商量解決,說不定可以成為一次扭轉香港病態催谷教育的契機。




Rank: 5Rank: 5


4982
370#
發表於 17-2-9 17:58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7-2-9 15:56
我嗰行流動性大,二三五換一批,年年有機會接觸下唔同年代的後生仔女,feel 吓唔同background bring up 的 ...

本帖最後由 serinac 於 17-2-9 18:06 編輯

本帖最後由 serinac 於 17-2-9 18:02 編輯

有時候你睇人好,人睇你好。祖國限考限課令只是你睇到既表面,因為學校只按教育部規定的進度教書,間間學校冇大分別,但實則係令到家長更緊張,心裏冇㡳,要在外面狂補奧數和英文,以便升中時可以跨區考好中學,包括私校和重點公校,而外來生必須要通過學校自己高難度的入學考試,才有機會進入第二輪面試(多考英文會話,部分只有一輪考試,純粹睇學術成績),當然,你可以輕鬆跟學校進度,升中時按原區抽纖入(不用分banding)讀本區中學,即使俾你好彩抽入重點中學,係編班試裡面,好大機會入唔到精英班。概且最好的師資和資源(如學校交流、比賽、表演等)只會集中在精英班,課程較一般班深和快。而一般班是沒有補底的,基本上係自生自滅,好難翻身,到升高中時,超過一半人(指一般班)會被塗汰,只能去讀中專。

你話佢地嘅教育制度有幾好?

Rank: 6Rank: 6


8550
371#
發表於 17-2-9 18:0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oray 於 17-2-13 18:06 編輯
serinac 發表於 17-2-9 17:58
有時候你睇人好,人睇你好。祖國限考限課令只是你睇至嘅表面,因為學校只按教育部規定的進度教書,間間學 ...

haha, I never say the edu system of China is good.  I quote this because even China, the most craziest country famous of drilling for the exam, the gov't is still trying to do "something" for  relieving the situation.   

Rank: 6Rank: 6


8001
372#
發表於 17-2-9 18:02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7-2-9 17:13
咁有用,舊年就不會係教育局咁積極邀請同鼓勵下,得50間小學再考,相信當中不少與教育局"友好"。

咁有用,我難以想像點解講到要全港強迫去考。

答多少少.  得50間小學考, 可以好多原因, 而唔係因為學校覺得TSA數據無用.

獨排眾議除左要理據之外, 仲要有勇氣, 響群情洶湧下堅持去收集數據改善教學. 如果學校有家長會, 我估校方要預左同佢地花功夫講解, 甚至要開家長大會.  所以我個人對群情洶湧呢個情勢有保留, 因為會影響左真相.  好多人大聲講的事, 並唔代表有道理同正確.





歡迎到 開心家庭網 (6歲前的早教) 和 開心家庭日誌 (小學後的培育和升中選校) 也歡迎參觀日誌

Rank: 6Rank: 6


8550
373#
發表於 17-2-9 18:04 |只看該作者

I totally agree with 曾俊華 saying that 香港教育制度被考試操練文化支配,學生淪為考試機器,忽略略培育創意和多元智能發展,完全不符合21世紀教育的理念


他認同當局有必要蒐集數據分析教學,故提倡改從全港學校隨機抽取部分學生,以不記名參與評估,教育局亦能藉此監察全港學生整體學習水平,至於評估後的跟進工作則要交還個別學校管理層專業決定。他重申,教育局要改變微觀管理的心態和做法,全面貫徹校本管理的精神,撤銷TSA能讓學校、家長放下操練學童的心魔,休養生息。

Rank: 6Rank: 6


8550
374#
發表於 17-2-9 18:10 |只看該作者
TSA變BCA沒有解決問題
2017-01-26
教育局長吳克儉宣布將去年在50所小學的三年級試行的「基本能力評估研究計劃」(Basic Competency Assessment)於今年推展至全港小學,理由是BCA引入改良試卷及題目設計等新元素,可以消除之前全港性系統評估(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引致學生被迫操練的誘因。政府並會帶頭禁止官立小學購買TSA補充練習。不過,這個換上新名稱的的測試計劃不為一直反對TSA的家長及教育團體接受。他們認為教育局此舉是復考TSA無疑。
解釋TSA製造的問題很簡單:因為考生的成績是被教育局用來評估學校教學表現的工具,所以為了要取得佳績或起碼不要落後於其他學校,每間學校都會全力以赴,而操練學生應試便成為絕大多數學校的理性決定。利之所在,書商自然會製作練習教材。在你追我趕的惡性循環下,TSA試題便愈來愈深奧,甚至與測試學生基本能力無關。小孩被迫操練,陪操的家長既心疼又疲累,終於爆發,令教育局去年暫停TSA以息民憤。

我曾撰文指出,TSA的原意正如其名,是全港性系統評估,不是評估每間學校教學的成績。用TSA來評估個別學校是扭曲了原本政策,令它變形、走樣。此外,教育局長久以來對TSA試題愈來愈深到不知所謂的情況視若無睹,實在難辭其咎。

教育局將BCA測試成績在學校表現指標中剔除的措施並不能消除操練的誘因。每間學校在BCA的平均分數依然可以跟全港學生平均成績比較。學校有甚麼理由可以放心讓不經過操練的學生應考?

必須指出,教育局有恆常機制評核每間學校的表現,包括定期派教育主任視察教師授課和撰寫評核報告。假如TSA回歸初心,即僅評估全港小三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而不是評核個別學校的表現,那我之前建議的隨機抽樣(例如10%)測試(被抽中測試的學生及學校事前不知情,事後也不具名)已經足夠。

看很多書的吳局長一定讀過莎翁名句:”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TSA改名BCA恐怕依然令不少家長感到惡臭難聞。

指點天下: 王永平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29
375#
發表於 17-2-9 18:13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7-2-9 17:51
陳葒:是誰要學生操練TSA?
雖然我對教育局的不少政策都有不滿,但作為一個關心香港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教育工 ...
陳葒校長很中肯地講出了重點,問題本身不在於TSA。
要處理香港教育問題,不是改變制度可以輕易解決。只有家長和學校心態改變才有用。

當家長都只顧追遂名校,要求子女測考一分都不能少,任何方案都是徒然。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6Rank: 6


8001
376#
發表於 17-2-9 18:17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7-2-9 17:51
陳葒:是誰要學生操練TSA?
雖然我對教育局的不少政策都有不滿,但作為一個關心香港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教育工 ...

睇晒. 奇怪, 作者呢段2015年11月的評論, 係嘗試為TSA辯護, 同你立場好唔同喎.

最後幾段, 係指出一些關注組家長有效點出操練問題去促試各方反思. 但好可惜, 作者呢個似乎只係良好意願, 事關該組織在一年多後的今日, 並非關注過份操練這個畸形現象, 而是專注地繼續抹黑TSA.

歡迎到 開心家庭網 (6歲前的早教) 和 開心家庭日誌 (小學後的培育和升中選校) 也歡迎參觀日誌

Rank: 6Rank: 6


8001
377#
發表於 17-2-9 18:24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7-2-9 18:04
I totally agree with 曾俊華 saying that  香港教育制度被考試操練文化支配,學生淪為考試機器,忽略略培 ...

一半半. 我同意第一段的立論. 可惜第一段的正確立論並無在第二段帶來正確的結論.  事關佢只係跟隨大圍的講法, 以TSA為操練的元兇.

至於操練的真兇, 正在旁邊哈哈大笑, 話: 係佢啦, 大家捉住呢個TSA去打啦, 佢死左就無操練架啦.

大家致力打擊無關痛癢的TSA, 對改善畸型操練生態, 並無幫助.

歡迎到 開心家庭網 (6歲前的早教) 和 開心家庭日誌 (小學後的培育和升中選校) 也歡迎參觀日誌

Rank: 5Rank: 5


3630
378#
發表於 17-2-9 18:25 |只看該作者
palmchristy 發表於 17-2-9 17:48
多謝回應. 邊個迷唔迷我唔知, 但我係嘗試以數據使用者角度(即學校與教師), 去解釋TSA數據如何幫助學校具體 ...
我想講,唔知你係咪讀教育,但學校教師,大都讀教育。教育係大學讀5年,比正常學位仲多一年,唔少教師更讀埋碩士,受咁多年訓練,讀咁多教育理論,難道佢地唔知咩係好咩係唔好?若然TSA咁正,個報告咁有用,佢地咁都唔支持?正常應支持每年考啦。
我相信唔熟悉既旁觀者被迷,原因在此。

可能有人會懷疑,老師懶唔專業。但我之前已講,香港小學老師已比香港大部份人工時更長,好多野做,我甚至懷疑若推標準工時,以教師日做12小時計,賠到教育局要破產都似,未計假期開工之補水。

認識教書既朋友應知,無責任感、唔想教好小朋友既人根本唔可能現新一代教育環境下生存。我的確認識一d教師好似未達水平,但個人能有限,教師呢行又吸引唔到精英入行,可以點?評多幾評,會由肥佬變10優?


老實講,睇完你份報告,我好開心係數據分析“咁正下”都只有50間學校報考,証明香港教師真係好專業,教書係教人而唔係為數據,果然無浪費5至7年既師訓。


至於考果50間學校,我反而無興趣比我仔女去讀,留返比鐘意考試比較既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79#
發表於 17-2-9 18:36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7-2-9 14:11
I told my opinion a year ago with you before.  If they don't have effective way to rectify the prob ...

Why abolish TSA when you can adjust it to suit.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8001
380#
發表於 17-2-9 18:37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7-2-9 17:14
Don't you realize the impact of setting KPI.  TSA is one of the KPI of school.  If your kid got "exc ...

KPI 的概念, 我略懂.

你問如果沒有TSA, 何解小一要做閱讀理解. 我其實找不到兩者的關係.  小一學生開始要閱讀, 但如果讀完都唔明, 咁點算? 所以閱讀是要理解的.

當然, 要確保學童明白他所閱讀的內容, 總有比要他們做閱讀理解題目有更好的方法.

至於格式問題, 就更奇怪. 難道有資料顯示某種考問格式會比另一種優勝? 難道某種考問格式會對孩子發展有害?

當然, 如果文章太長, 答題時間太短, 又或者問題太抽象, 超出學生理解程度, 令他們有壓力, 是要避免的.  如果在這個又長又深的基礎下, 還要孩子透過操練去取高分, 則肯定有問題.



歡迎到 開心家庭網 (6歲前的早教) 和 開心家庭日誌 (小學後的培育和升中選校) 也歡迎參觀日誌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